四川种源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

四川农村日报 2022-03-25 00:58 大字

本报讯(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如何加快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3 月 23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从去年启动的“1+3”种源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完成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共1750份资源精准鉴定,947份资源测序,6个系列基因挖掘,创制了集合抗病、镉低积累、高产、优质等品质的16份新材料和25个高代品系,选育出6个新品种。

粮食安全绿色生产,是种业振兴的重要课题。“1+3”种源关键技术攻关指的是以资源测序及精准鉴定为基础,瞄准水稻镉低积累材料创制和品种培育、抗穗腐病环境友好型玉米品种培育、抗赤霉病小麦资源发掘和品种培育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项目启动以来,在长期的资源鉴定测序、基因挖掘的基础工作上,在新材料创制新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省农科院副院长杨武云表示。

在新材料创制方面,小麦五倍体育种技术创制出矮杆、多抗、多穗数新材料,解决了地方品种育种应用难的问题。水稻粳型、光身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创制,实现了籼粳杂交稻两系、三系配套、光身杂交稻三系配套。此外,还创制了一批镉低积累新材料。

在新品种培育方面,育成了突破性玉米品种“成单399”,这一品种是全省第一个审定的粮饲通用型玉米新品种,且抗穗腐、大斑、灰斑,中抗小斑、纹枯、茎腐病,籽粒亩产 1206.3 公斤,推广应用潜力大。此外,还育成了中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川辐14”,3个镉低积累粳稻新品系通过2021年专用稻区试,进入2022年续试。

在示范应用方面,镉低积累早中熟粳稻品种“德粳4号”、“沈农9903”示范面积超过3000亩,验收亩产突破600公斤。粮饲通用型高产优质抗穗腐病品种“成单3601”在丹巴县高产攻关田现场测产验收亩产高达1283.6公斤,刷新了四川和西南玉米高产纪录。

“1+3”种源关键技术攻关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对西南地区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测序、精准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优异资源,为深入研究及突破性品种培育提供了坚实材料支撑。同时,利用基因编辑、染色体工程等技术,创制出一批可直接育种利用的优异材料,培育出一批水稻镉低积累、玉米和小麦多抗且高产的新品种、新品系。这些品种的应用,将解决水稻镉积累、玉米黄曲霉等毒素超标严重、小麦赤霉病重等生产重大问题。”杨武云表示。

相关新闻

瞄准全国一流种业创新平台建设

省农科院天府种业实验室正式揭牌

本报讯(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3月23日,由省农科院依托66个省部级各类实验平台,筹备组建的省农科院天府种业实验室正式揭牌,将在未来瞄准全国一流种业创新平台建设,抢占种业振兴制高点,为提升“川种优势”提供科技支撑。

据悉,省农科院天府种业实验室将依托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农业农村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粮油作物绿色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66个省部级各类支撑实验平台,重点打造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种质创新、作物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生物育种、种子繁育与品种测试、遗传生理与作物互作机制四个功能实验室。

未来,省农科院天府种业实验室将实现强化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实现资源“存”“析”“用”;强化生物育种技术开发,实现分子育种从2.0到4.0跨越;强化优异基因挖掘利用,实现产量瓶颈突破;强化抗逆生理生化研究,实现绿色新品种选育等目标。

“省农科院组建天府种业实验室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举措。”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有利于突破四川省跨部门和机构科研合作的障碍,充分发挥我国科技体制优势,集中多方优势资源,组织完成战略性的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其次,可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与使用,有利于聚焦国家、区域种业重大发展问题,被寄望于可跨部门和机构协调、整合和优化各类优质科技资源,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改善科技产出效率和质量。同时,省农科院天府种业实验室定位较高,要争取纳入天府实验室体系中;有利于瞄准国内外种业科技前沿,攻克事关粮食安全的核心技术,是彰显四川省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最理想的科技平台。

新闻推荐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甘孜今年将加快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四川经济日报甘孜讯(记者杨琦)近日,记者从甘孜州召开的“两会”上获悉,今年甘孜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

丹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