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扶贫经”带到彝区藏区

四川日报 2019-07-16 06:11 大字

“专业人才到贫困地区开展帮扶,是自然资源政策落地、项目见效的有效措施。”省自然资源厅机关党委书记谢安军介绍,自2015年吹响脱贫攻坚号角以来,省自然资源厅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向贫困地区特别是彝区藏区倾斜,并特意选派了专业技术人才到贫困地区开展帮扶。,他们把“扶贫经”带到彝区藏区。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选拔8名服务扶贫一线的优秀代表,来听一听他们的帮扶故事。

□本报记者 寇敏芳

手绘一张贫困村坐标图

“都说扶贫要挂图作战,我就画了一张图。”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的帮扶干部隆振锐是最早参与帮扶工作的自然资源系统干部。

2015年,隆振锐来到甘孜州丹巴县腊月山一村,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腊月山一村是典型的高山村,从河谷到山上的垂直高差有近500米,5公里的盘山小路上共有18个回头弯,道路崎岖颠簸且狭窄,村民的房屋就沿着道路一直蜿蜒上山。

到村里后,为了更形象直观地掌握村里情况,他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制作了一张调查记录坐标图,在村子的地形地貌图上,把每户群众的位置和户主姓名标注在图上。“我把图片存在手机上,平时进村,只要看一下这张图,就能准确找到想找的群众。”隆振锐底气十足。

在帮扶的两年间,图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腊月山一村的道路从石子路一点点变成了硬化的水泥路,村级活动室、养殖基地等被添加成为图上的新坐标,越来越多的村民房屋标上了“新居”字样。

如今,腊月山一村已顺利摘帽,通过一系列帮扶政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几年收入也均超过了贫困线标准。

把增减挂钩经验传到藏区

2018年10月,邛崃干部凌强来到阿坝州九寨沟县,担任九寨沟县原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作为派往藏区的专业技术服务队成员,他的重要任务就是将成都的增减挂钩工作经验因地制宜地推广到九寨沟县。

第一次走进乡镇推广经验,凌强就被泼了一盆冷水。“虽然群众已经搬进了新房,但是老房子的土地还没有腾出来,有些农户还养了牛。”九寨沟县马家乡党委书记王志回忆。

根据相关要求,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原来占地面积较大的旧房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如果不拆除复垦,就无法形成土地指标,更不能交易产生扶贫资金。

凌强发现,要推广经验首先要转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识,他沉下心,给当地干部讲政策,给群众话家常算经济账。最终,马家乡胜利村党支部书记徐和成用一句“是好事,我们干”回应了凌强。目前,马家乡在全县首批展开增减挂钩项目试点。

在凌强的带领下,九寨沟县对17个乡镇130个村(社区)进行了梳理分析,最终确定了12个乡镇11个项目区,涉及1485户5898人,预计产生节余建设用地指标1100余亩,指标收益将超过3亿元。截至目前,11个项目全面通过省级立项批复。

据了解,针对凉山州、阿坝州自然资源扶贫项目推进缓慢、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省自然资源厅已选派32名熟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和地灾防治工作的业务骨干前往脱贫攻坚一线。

新闻推荐

甘孜州40个村落入选 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甘孜日报讯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公布了第五批列入...

丹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