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渡河畔走出特色乡村振兴路

甘孜日报 2019-06-20 01:01 大字

图为游客在杵坭乡采摘红樱桃。 甘孜日报记者 游飞 摄

◎新华社记者 康锦谦 董小红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西高原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流域辽阔的大渡河就在这天险间流淌。如今,全域旅游方兴未艾,乡村旧貌换新颜,村民腰包在家门口“鼓起来”……大渡河畔居民正凭借一股子干劲,用勤劳和智慧为这一片青山绿水增添更多生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坐不下了!”刚过中午12点,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水子乡“渔家铺子”餐馆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老板余德春忙着招呼客人。这里距丹巴县城只有20多公里,每天都有大量游客路过。

“渔家铺子”生意兴旺的背后,是当地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缩影。甘孜藏族自治州副州长李一昕说,2018年以来,甘孜州确定重点打造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村282个,推动流域内乡村实现产业兴旺发展,村寨旧貌换新颜,村民们过上在家门口挣钱的新生活。

在泸定县杵坭乡,村民刘万莉正忙着打扫房间,准备迎接新一拨客人。今年“五一”小长假,她家开的民宿爆满,她和丈夫准备增加房间数量。

杵坭乡盛产红樱桃,每年3月红樱桃丰收时节,都有大量游客,也让刘万莉这样的村民看到了赚钱的机遇。

从刚开始贷款搞民宿,只有一两间房,设施也很简陋,到重新平整泥巴地院子,放置了儿童游乐设施,还种了花卉树木,刘万莉的民宿生意越做越大。“这几年政府搭建平台举办樱桃节,带我们去浙江等地学习,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现在一年能挣20多万元。”刘万莉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信心。

民宿旅游、生态建设、产业升级、文化传承……在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建设如火如荼。在康定市章古山农旅产业示范园,西洋参、重楼等名贵药材长势喜人,(紧转第六版)

新闻推荐

丹巴美人谷马拉松鸣枪开跑

(紧接第一版)来自甘孜州本土的四郎郎措夺得女子第一名,成绩为1小时40分32秒,第二、三名分别是李绿婷和张茜,成绩分别为1小时43...

丹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丹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