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县乡村振兴示范区 “五一”开园大放异彩

甘孜日报 2019-05-06 01:01 大字

游客拍照留影。

甘孜日报讯 “蓝天白云配古碉、藏寨,丹巴简直美得像一幅画。今晚想在中路民宿里住一晚,明天再玩一天。但是,刚咨询的好几家民宿都满了,我们得先找个地方住下来。”5月1日下午,来自北京的姚媛告诉记者。五一小长假,丹巴县大渡河畔,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下的甲居、中路、梭坡等美丽新村,正式以“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的崭新魅力开园迎客,广大游客纷纷打卡体验大渡河畔的丹巴魅力。

据丹巴县统计,自5月1日至5月4日,丹巴县共接待游客82550人次,同比增长15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80.5万元;门票收入89.16万元,同比增长335%。接待的游客主要来自川渝以及福建、广东、陕西、浙江、北京等地。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丹巴县大渡河流域三个片区2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游客量大幅增加。其中,甲居藏寨接待量最多,游客接待量达36440人次,同比增长169%。

“今年五一期间的游客,明显比前几年要多。整个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们的住宿全是满客。退房时,游客的反馈也是很满意的。”甲居二村安卡儿民族庄园的老板达拥告诉记者。

“我们在中路乡住进一家名叫‘喜悦秘境’的民宿,里面的各种设施设备非常完善,而且工作人员都非常热情,不仅为我们推荐了很多美景、美食,还给我们讲述了不少当地传说故事,感觉很亲切,让我对这片有故事的‘秘境’充满了向往和热爱。”来自浙江的李桐表示。

去年以来,丹巴县整合各类资金,采取“项目打捆一部分”“金融贷款一部分”和“对口支援一部分”的方式,筹集资金1.2亿元,围绕农旅文旅深度融合、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居环境整治、营造浓厚舆论氛围,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截止当前,甲居、中路、梭坡三个片区已发展文化、休闲、赏景、体验、研学等五大类型特色民宿296户、床位5246张,其中高端民宿30户、中端民宿83户、返乡创业19户、招商引资51户;完成观光农业种植1250亩、采摘园226亩、花卉基地5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4个,带动农户260户发展种养殖、旅游民居接待等致富产业。

“五一小长假游客如织,这是对丹巴县打造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丹巴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汪青拉姆 文/图

新闻推荐

今年中国旅游日四川分会场的重头戏之一 2019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下月19日开幕

图为2019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新闻发布会活动现场。甘孜日报讯昨(24)日,记者从2019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新闻发布会获悉,由州人民...

丹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丹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