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甲居藏寨 隐藏在川西的藏式“最美古镇”

西昌都市报 2018-12-25 01:37 大字

藏寨民居。 本报资料

甲居藏寨,是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境内的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藏族村寨,“甲居”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百户人家”。2005年,甲居藏寨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选美中国活动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的代表村落。目前,整个寨子已经作为一个景点,售票处设在寨子口。

初入丹巴惊叹大自然之壮美

出发前一天,我们就预定了甲居藏寨的客栈,客栈老板说会安排人接我们进山。凌晨五点我们就从西昌出发了,先到雅安,再到泸定县,一路上非常顺利,下午3点多,我们抵达丹巴县城边界。拨通了碰头人的电话,那人让我们在县城的人民医院等。

碰头人是个四十多岁的藏族汉子,看到我们之后哈哈大笑起来,显出一股豪爽之气。我们当中的三个人上了他的面包车,留一人开我们自己的车,他在前面领路,并收了我们每人二十元。他解释说,甲居藏寨的门票是每人五十元,这样的话我们每人可以省下三十元。这甲居汉子的车开得飞快,路上跟我们介绍说他是寨子的原住民,每天都很忙,不断地接人山上,像这种旅游旺季,每天可以收入两三千。

甲居藏寨在距离县城仅八公里的卡帕玛山上。车子沿着山路向上爬,视野越来越开阔。当下正是夕阳西下,多日雨雪天气难得见到阳光,这一路上的阴霾一扫而光,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了。来到半山腰的一处拐弯,只见眼前峰峦叠嶂,一条白色河流在山谷中奔腾,就像一条飘动着的丝带;一栋栋红白相间的藏式碉楼星星点点地散落在群山之中,雪白的云朵在峰顶之间漂移,云虽多,但天空却是湛蓝湛蓝的。夕阳豪迈地投射到对面的大山上,把山体染得金灿灿的。好一幅壮美的画卷,我们把车停在开阔处,下车欣赏。坐在土堆上,凉风习习,脚边就是万丈深渊,简直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独具藏式文化的特色建筑

来到第一个观景台,游客颇多,这应该是观赏藏寨的最佳角度。甲居藏寨是独特的藏式楼房建筑,一户人家住一幢寨楼。一般寨楼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寨楼占地约200平方米,高15余米,石木结构。甲居藏房的现存形式,完整地保存了嘉绒民居的基本特徵,如使用原始的材料,采用原始的技术,保持传统而古朴的风貌。虽然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在局部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一点也没有影响其传统风格和后代藏族风韵。甲居民居的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均为红色。在二层以上的墙体刷白色或墙体原色与白色相间。整个建筑物外形犹如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诵经姿态。造型独特别致,极富层次感,且色彩明快鲜艳,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等互为衬托,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

经过第二个观景台我们没有停车,景观相对重复了。来到第三个观景台,观看的角度有所不同,并且路边停留着一只山羊,引起我莫大的兴趣。一位长得非常漂亮可爱的小女孩正试图喂山羊吃草,但又有点害怕,逗弄一下接着又赶紧跑开。我走上前去,领着小女孩喂食,小家伙兴奋得呵呵地笑。这时,天上洒落豆大的雨点,我们赶紧回到车上,山里的天气变幻莫测,刚才还出太阳的。车窗外,摆摊的藏民妇人向我们招手示意,我们望着她手指的方向——彩虹,山那边的彩虹。一群人也不管下雨了,立即抓起相机跑了下车,一弯彩虹横亘在两山之间,距离近得伸手可及,似乎是在不经意间飘然而至,在青翠大山和缥缈云雾的映衬之下如梦似幻。我不由得一阵激动,不知道有多少年没见过彩虹了,那画面仅仅存在于儿时的记忆。这才是大自然之壮美。

神秘的“全景观景台”

听说山上的小学过去有个塔林,于是我们在导航的引导下寻了过去。一路上,我们经过了很多藏居,来不及细细品味。这些藏居顺着山坡而建,层层叠叠,基本上都是石头结构,因为天色渐暗,我们想在天黑之前回到客栈,也就未作停留。行至高处,大路似乎戛然而止,再往上就一条单车道的水泥路了。问路边上的妇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刚巧有位老头经过,他说,我们走错路了,应该在来路的一个岔口往另一个方向走。老头问我们是否有兴趣到山上最佳的观景台观光,观景台就在他家里。看来,我们现在赶到塔林也应该天黑了。我们将信将疑地走进了老头家里。

老头的家是个老宅子,大门楼装饰相比较有点简单,门边立了个小牌子上手书“全景观景台”。跨过门槛就是一个小庭院,右侧是个小厨房,左侧是一个敞开的小厅子,再往里就是住房。房子的结构与客家建筑的构造颇为相似,但客家房子的天井仅用于洗漱、排水,在这里看不出有这种功用。房子杂乱,院落后段杂草丛生、蔓藤乱窜。

大家正在疑惑,说好的观景台呢?老头向院落后面指了指说:“从这里上去”。穿过草丛,走上台阶,我们才发现院后有块巨大的岩石,岩石上凿出十几级石阶,顺着石阶我们上到了顶部的平台。原来这是个天然的露台,仅10平方左右,平台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峡谷,老头用铁管在平台四周焊了个扶栏。平台刚好是藏子的最高处,视野一点遮挡都没有,果真是“全景观景台”,老头并没有骗我们。老头家的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别有洞天。对面的群山山顶基本与我们的位置持平,靠着围栏极目远眺,卡帕玛群峰迤逦连绵,云雾缭绕,山下藏居炊烟袅袅,大金河像条大蟒蛇般在峡谷中穿行。夕阳西下,群山、河谷、藏寨笼罩在迷蒙的落霞之中,山风吹拂,有如仙境。

巧遇热情好客的凉山老乡

满载着喜悦,我们回到客栈。这时,天色已经黑了。客栈的门面简单而不做装饰,是一个藏式旧宅改造的,后来又在院子里加建了一排两层的客房。客厅很大,可容纳好几十人用餐。接待我们的是一位管事的年轻女子,挺有意思的,原来这是一位四川凉山木里县的藏族美女,承包了这间客栈的餐饮。知道大家是凉山老乡,老板说什么也不肯收我们饭钱,非常热情好客。

我们住在新建的两层客房,窗外是山谷,推窗就是景。房间装修简单,但干净舒适,热水、电热毯都有。饭后,我们在院子里的凉亭喝茶,夜风阵阵,非常的惬意。

洗过澡,我回到客厅打探明天的行程安排。客厅里有三个藏族汉子与两个女子在宵夜。我凑了过去与他们攀谈。他们几个白天带客人去景点刚回来,其中有一位个子高高的就是客栈老板。五个人皮肤都黑红黑红的,脖子挂着珠串;男的都长得高大健壮,但女的有点娇小不像藏人。丹巴有“美人谷”之称,让人向往。实际上,来到这里连年轻女子都难得一见,听说美女都出外打工去了。年轻人向往城市无可厚非,总得出去闯闯。其实,这里的居住环境一流,因为旅游开发,人们得以安居乐业,日子过得殷实。往往,贫困地区的年轻人出去闯,大多数都是两手空空的回来,除非家里没发展机会,否则,外出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人就几十年,无非两手空空的来,又两手空空的去。生活的幸福感并不是全由金钱、物质来决定,精神上的富足才是关键。总的来说,幸福的生活大多是简单的。

文/图本报记者杨恒

新闻推荐

待业女性再就业项目在丹巴县持续开展

位于甘孜州丹巴县梭坡乡喀拉则农庄的会议室里11月26日热闹非凡,当地女性同胞身着美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踊跃报名参加...

丹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