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化之力铸工业之魂 四川工业文学讲好四川工业故事

四川经济日报 2018-08-21 06:53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杨萍 易陟 文/图

工业建设为工业文学创作提供土壤。图为电力工人现场巡视

四川作家陈兆平在乡城采访藏族村民

陈兆平的作品获首届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大赛长篇报告文学三等奖

《星星点灯:四川500千伏变电站蝶变之美》展现了四川电力发展的历程。图为丹巴变电站

8月22日,第二届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光耀杯”大赛将拉开帷幕。而就在今年初,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大赛掀起了一股工业文学的热潮,在社会上形成了关注工业文学、弘扬工业文化的良好氛围。

文化是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而工业是立国之本。在首个全国性工业题材文学作品大赛中,作者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工业基层,融入时代,深度聚焦工业题材,涉及航空航天、国防科工、人工智能、纺织、电子等多个领域,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反映了我国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光辉成就,彰显了中国工业精神的伟大力量,体现了中国特色工业文化的时代魅力。

今年3月,四川省发布首个关于工业文化的实施方案——《四川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以推进《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为主线,大力弘扬中国特色工业精神,着力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不断培育壮大工业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全民工业文化素养。

当前,四川正加速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不仅需要工业技术发展的刚性推动,更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工业文学架起一座“硬产业”与“软实力”之间的桥梁,四川工业文学正吹响工业强省的文化号角。

“川味”工业文学创作有“土壤”

首届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大赛中,四川作家陈兆平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星星点灯:四川500千伏变电站蝶变之美》获长篇报告文学三等奖,这也是四川省在此次大赛中唯一的获奖作品。

2013年国庆节后,陈兆平从成都出发,历时一年半,走遍川西、川南地区,全方位考察了四川28座500千伏变电站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遍访守护变电站的职工,精心创作出了上述长篇报告文学。

“因为公司主要负责500千伏变电站,四川500千伏变电站位居全国第二,而中国还没有一本写500千伏变电站的文学作品。”陈兆平说,“实际上,《星星点灯》这本书是我对四川省电力发展路径的详细梳理,500千伏变电站的蝶变就是四川整个电力发展的缩影。”

“这本书既重点写了守护变电站的人,又写出了电力从业者崇高的奉献精神。”《星星点灯》用生动的情节和鲜活的细节刻画人物,将电力从业者这一生命群体的“现场感”和“纵深感”形象地表现出来,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事业,一线电力工人如一个个点灯人,如无数颗“星星”,点亮了万家灯火。

“此次获奖完全是意外之喜。”陈兆平说,四川工业文学创作资源丰富,他的下一部名为《巴塘虹:川藏联网羊皮书》的长篇纪实作品也将在今年完成并出版,“这本书主要以川藏联网工程建设为主线,讲述在1521公里长的工程线路建设中发生的故事。”

“四川是工业大省,自‘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以来,巴蜀大地工业建设活动波澜壮阔,有很好的素材可供作家进行文学创作,这些都是四川省工业文学创作的天然‘土壤\’。”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四川工业文学创作源泉丰富。当年,“好人好马上三线”,全国各地很多有志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四川支援“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初期,广汉金鱼公社率先实行包干到组,向阳公社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牌子,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成都红庙子股票交易市场红红火火,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改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四川致力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电子信息、大型电站、飞机制造等领域成就显著,这些都成为四川省工业文学创作的优秀素材。

用工业文学作品的形式,记述四川工业发展的点点滴滴,讴歌四川工业的人文情怀,对于创新、探索、推动工业文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眼下,独具“川味特色”的工业文学百花绽放,新时代工业文化主旋律正在唱响。

以“艺术品”标准雕琢工业文学

“一时冲动,差点放弃,太难表现。”陈兆平说,工业文学作品太难写了。

“采访到第三个变电站,我开始有点发懵了,一度想要放弃这本书的创作。”陈兆平告诉记者,“变电站所有设备几乎一模一样,变电站的员工所干的工作也千篇一律。”

如何写?这一难题摆在了陈兆平的面前。

“从变电站自身找特点,从人物自身找特点。”陈兆平说,他决定根据变电站自身特点进行分类写作,即把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等灾难性事件的变电站(如茂县变电站)归为一类,把四川省最早一批变电站如成都龙王变电站等归为一类,等等。

同时,陈兆平告诉记者,从“人”入手最为关键,“变电站所处环境不尽相同,但设备很相似,唯一不同的只有人,以寻找人物特点为切入口,既能让读者记住这个人,又能记住这座变电站。”

“钢铁机器设备有一种天然的冰冷感。”陈兆平说,“大家不知道以什么为切入点来进行表达和创作,这也是工业文学类题材如此冷门的原因。”对此,陈兆平认为,工业题材情感代入太弱,“在这么一个坚硬的东西面前,人的情感是柔软的,如何将坚硬的工业产品和人的情感紧密结合是工业文学创作需要思考的问题。”

“工业文学不是写冰冷的机器,而是写人。”陈兆平说,文学的魅力,是用丰富的文本和精妙的语言,去表达人性的复杂性。如果写出了很多人的精彩故事,那么你就写出了那个时代。

“工业文学作品如果要面向社会读者群体,不能专业性过强。”陈兆平表示,《星星点灯》正是避开过多的专业性内容,多以人物故事为主线展开,更多地从侧面反映变电站的建设和变化,既保证了作品的可读性,又增添了作品的人文气息。

“要鼓励作家走进企业、深入一线,从生动鲜活的工业实践中搜集素材,捕捉四川省工业发展的闪光点,创作出有特色有思想的精品力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工业文学作品真正带动四川工业文化发展,从而助推四川工业经济发展。

“‘炒热\’工业文学作品是对现代作家提出的挑战。要热爱工业题材,倾注情感,以艺术品的标准打造工业行业的宣传品。”陈兆平说,“工业社会的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丰富素材,工业文学的繁荣也将助力工业文化的发展。”

“工业精神”是工业文学的内核

当前,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这为工业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时代呼唤工业文学创作打开新视野、构建新语境、展现新风貌。

四川省工业发展乘风破浪、后劲十足,正加速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而工业文学作为工业精神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文学创作要以人民为导向,生动地展现新时期工人的精神风貌。”

工业精神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为工业生产活动提供深层次动力和支持的一种社会主导取向和共同价值观。当前,“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等工业精神深入人心,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敬业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

“工业精神的传承才是工业文学的内核和命门。”陈兆平说,工业文学作品反映了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更体现了工人这个群体特有的精神。

《四川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也重点提出,四川省将支持创作工业题材影视文学作品,弘扬工业精神,传播当代工业价值观。

“四川推进工业文化建设,需要更多的文化工作者关心、关注工业发展,创作更多的与工业有关的文学作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说,四川省要通过文学作品提炼和发扬工业文化精神,让更多的读者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工业的历史与精神。不仅如此,四川省还将研究制定鼓励支持文化工作者创作相关作品的政策措施。

“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工业时代的文学,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创作出更多有故事、有情感、有灵魂的工业文学精品佳作,推动工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陈兆平感慨道,“工业文学作品的作用实际上是表现时代精神、记录时代前进的步履、为时代喝彩和欢呼,当然,也应该有反思,唯有如此,作品才更具有历史感、厚重感。”

“聚文化之力,铸工业之魂”。今天,四川省工业经济正加快发展,工业文化方兴未艾,为弘扬新时代工业精神,彰显“川味”工业文化魅力,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担当,不负使命,努力传播四川工业声音,讲好四川工业故事,托起四川工业强省梦。

新闻推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古镇

平遥古城千户苗寨丹巴藏寨宏村这里没有繁华都市的车水马龙,也没有百川大河的磅礴恢弘,这里有小桥、流水、人家,这里有厚重而...

丹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丹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