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不老
[摘要]———张景友印象
○案头的后期,风光更加绚丽 ○镜头下的生命,总是充满生机 ○有情怀的人,生命永远年轻充实 ○一分辛劳,总有一分收获 ○一对老夫妻,两个摄影家 ○匡河生态宜人,与老伴情不自禁岸边漫舞 ○两个人的生活,一直都是两个人的努力 ○20年知道去过哪些地方,但不知道走了多少路 ○《牧羊曲》(2011年9月30日拍于内蒙坝上) ○《喜上心头》(2010年11月14日拍于深圳外来青工运动会上) ○《角马抢渡马拉河》(2014年8月11日拍于肯尼亚) ○《烟云张家界》(2014年5月14日拍于张家界) ○《大漠驼铃》(2014年10月11日拍于内蒙丹巴吉林沙漠)
张景友,1933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一个农民家庭,亲身经历了日本的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欺压的苦难生活。解放后,在党的关怀和培养下,1964年他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分配到一机部瓦房店轴承厂;七十年代支援三线建设,又转到宁夏西北轴承厂;1985年调到合肥洗衣机厂,随后担任合肥荣事达集团副总工程师兼总师办主任,高级工程师。
张景友于1997年退休,2004年上了合肥老年大学摄影班学习。2006年又转到深圳宝安区老年大学摄影班学习。先后参加了深圳市宝安区摄影协会、深圳市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和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
张景友65岁开始学习摄影,经过20年的实践,大大提升了艺术修养,也不断激发了摄影创作的热情和激情。他经常跟团到国外采风学习,先后到过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肯尼亚、意大利、法国等十四个国家。在国内,每年都要到各地拍摄祖国的大好河山,用相机记录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随时捕捉雷锋式的好人好事,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好多时候,为了拍摄一张好的图片,张景友经常要跋山涉水,起早贪黑等待和守候。2012年4月12日,为了拍摄黄山日出,早上4点钟就从西海宾馆出发,天黑看不见路,要打着手电筒,一直到6点多才到达光明顶,结果遇上了狂风和雾蒙蒙的细雨,根本就看不见太阳;真是天不作美,什么也没有拍到,就只好下山。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8月,跟团到肯尼亚采风,一共有12个人,分成三个组,每组4个人包一辆越野车,大约11日中午来到马拉河,准备拍角马过河的场景。远远望去,马拉河一边是角马排到河边密密麻麻的,正准备过河。河的另一边,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真是人山车海,排成一道长龙,堵住了角马过河的去路。他的车子去晚了,排在后面看不见河,根本无法拍摄。张景友看见左边200米处车子很少,他让司机开过去;刚到那个岸边,角马疯狂地俯冲过来,开始抢渡马拉河,大批的角马就从身旁奔驰而过,张景友立即举起相机,抓拍到角马抢渡马拉河的壮观场面。而另外两辆车八个摄影师,没有及时赶到河边,也就未拍到角马过河的场景。张景友真是遇到了好运气!
从2008年开始就参加全国、合肥、深圳的各项摄影大赛,张景友有80多幅作品获奖,特别是近年来,每年都有十几幅作品获奖,受到评委的肯定和好评,使他受到极大的鼓舞,增强了拍摄创作的勇气和信心。
本着“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张景友一直努力着攀登着,他决心将摄影创作进行到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多作贡献……
□文/图 庐州读书人
新闻推荐
游客在折多山上拍照留念。甘孜日报记者摄甘孜日报讯据州旅发委提供的信息显示,今年端午小长假全州共接待游客23.99万人次,...
丹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