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碉楼 古代战争中的强悍堡垒

华西都市报 2018-07-12 04:22 大字

丹巴碉楼。

前不久,陪几位外省朋友去甘孜、阿坝州自驾行游。离开康定炉城镇,经姑咱镇沿大渡河北上去丹巴。姑咱镇是一条狭长的藏族民居小镇,惟一的主街沿大渡河而建。可能由于雨季,北去丹巴的路上车辆很少,一路穿行了七八个正在半幅施工的隧道,行驶近四个小时来到丹巴县城以南的梭坡乡。早已等候的一位叫然纳尹正华的八旬藏族老人,热情地带我们来到梭坡乡莫洛村,近距离参观这里的碉楼群。

阳光流金般灿烂,云天纯净而又热烈,清澈的江水流过开满野花的草地。莫洛村里,高耸的古碉凌空挺拔,或三五一群,或独立山头,依山成势,蔚为壮观。莫洛村,古称“博呷夷”,以前这里是一个由二十多座高碉和数十座楼房形成的村子,如今只剩七座碉楼。

烈日下,头戴毡帽、身着束腰大襟的然纳老人虽近八旬,但身板挺直,健步如飞,爬坡上坎一点不吃力,我们却因轻微高反而气喘吁吁。

然纳带着自豪的语气说,丹巴的碉楼至少有上千年历史,最多时有560座,主要集中在大小金川及大渡河上游两岸的村寨、山脊和要关隘处,以三五个一组相互呼应居多。梭坡乡境内的碉楼最多时有138座,堪称碉楼博物馆,有“千碉之乡”的美誉。

然纳的先祖曾做过当地土司的文书,撰写过较详细的家谱,然纳本人从部队转业后回到丹巴,一直从事古碉楼历史的研究。他说,碉楼远在汉代就开始在藏羌地区发展盛行,至迟为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时所建。从现存的碉楼看,功能约有四种,即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

碉楼的产生,最直接的功用是战争防御。历史上,丹巴各部落的土司经常征战,碉楼就成了最好的防御堡垒。清乾隆年间大小金川土司两次叛乱,朝廷两次用兵,由于土司踞碉固守,“其扼要处必有战碉,于墙垣间以枪石外击,旁既无路,进兵必须从枪石中过,故一碉不过数十人,万夫皆阻。”然纳引用《丹巴县志》上的话说。

比如所有碉楼的楼门,都开在一两丈高的地方,门前放有独木梯,一旦敌人来犯,只要退入碉楼,抽掉楼梯,关上楼门,极难进入。况且楼内设有箭眼,远则箭射,近则滚木石,易守难攻。因此清军经历大小战争百余场,耗时长达8年、费银7000万两方才平定。

当然,这些攻防兼用的碉楼功能十分完备--烽火碉,筑于山头,传递信息;寨碉,是为保护村寨或者部落而修建的战争工具,一般伫立于村头;家碉,多与楼房相连,平时作为贮藏室,遇有战事,也可用于战争。

莫洛村的碉楼,皆以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外形美观,墙体坚实,主要建筑材料是山石、泥、麻筋、木头等。麻筋由红麻秆或青稞秆、麦秸秆制成,将麻秆砍成寸段,捶绒即成麻筋,和在泥中,粘性很强。碉楼棱角分明,表面光洁,如刀砍斧劈。

古碉的外形,一般为高状方柱体:有四角、五角到八角的,少数达十三角。高度一般不低于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达68米。碉身多为四边形,也有五角形、六角形的,县境中路乡还有个十三只角的碉楼,极是奇特。

眼前的梭坡乡莫洛村,保留了一座仅存的五角形碉楼,据说这是东女王的专门建筑。一千多年前,东女国处在唐朝和吐蕃这两大向外扩张的王朝之间,美丽的女王应酬于两大王朝之间,她时而“降唐”,时而“附吐”,历史上被称为“两面羌”。东女国都是女人当家,男人都嫁往女家,人们没有姓氏,儿女都沿用母亲家的姓氏。这就是传承至今的丹巴男子到女家“上门”,以母亲家的房名作姓氏的风俗。

夕照群山,河水耀金。离开莫洛村时,我再一次触摸着碉楼粗糙的肌肤,仿佛触摸一个久远而神秘的符号。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贵平

新闻推荐

大渡河畔战洪魔

连日来,受连续暴雨影响,丹巴县境内各条河流河水猛涨,所辖道路多处洪水上路。灾情发生后,丹巴紧急启动三级应急响应,部署各项应...

丹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