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健康奔小康
(上接第一版)位于公路左侧的乡卫生院,既大气更整洁。院落的正前方有一幢崭新的三层楼建筑,左右两侧分别是三层楼的公共卫生大楼和员工宿舍;每幢建筑物前的花台内,不但有几株挺拔的松树,而且还有尚未凋谢的花朵。门诊室内,医护人员正忙着为患者诊断病情、测量血压。来自半扇门乡阿娘寨的72岁患者黄柏友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刚搭乘邻居的车过来,打算买点降压药,并顺便测一下血压。我以前血压很高,去年我到卫生院体检时,医生给我测出的血压分别是160和90。我觉得自己既不头晕也没昏倒过,没啥大不了的。当杨星院长用有名有姓的例子向我讲解高血压可能引发脑溢血甚至半瘫时,我确实被吓了一跳。杨院长建议我坚持服用硝苯地平降压药,并将每天的盐巴食用量控制在6克以内。6克是什么概念?我根本就不晓得。杨院长形象地对我说,就是不超过一个啤酒瓶盖子的用量,如果喝酥油茶、吃腊肉,用量还要少一半。他这样一说,我就彻底明白了。回家后,我就按照杨院长的吩咐,除了坚持服药外,我每天更注重养生了,饮食上尽量少盐少油,没事尽量坚持锻炼身体。如今我的血压果真降了下来,刚才李护士给我测的血压是136和80。吃降压药与养生相结合,我的身体比以前明显好多了。现在,杨院长不但是全乡群众信任的好医生,而且还是我家的签约医生。只要我身体出现状况,一个电话之后,他要么亲自上门诊治,要么马上安排别的医生来,反正是有求必应。不信,你们去现场采访一下关州村的秦邦芬。”
当记者来到关州村时,54岁的秦邦芬正在地里收玉米。说起乡卫生院,她可谓是有感而发:“5年前,我到乡卫生院取体检报告时,医生说我可能患上了宫颈癌,建议我抓紧时间到省医院去确诊治疗。当听到医生的初步结论后,我既怀疑又害怕,更不敢告诉家人。内心挣扎了几天之后,我在爱人的陪伴下去了省医院,没想到乡卫生院的检查结果居然与省医院完全一致。幸好是早期,在省医院手术和化疗之后,我很快恢复了健康,而今我照样干农活、做家务事。要是没有乡卫生院的免费体检和医生的提醒,我绝对不可能发现更不可能提前去治疗,一旦拖上一年半载,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话音未落,她哈哈大笑并高高地竖起了双手大拇指。
一个乡卫生院为何有如此准确的诊断结果?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找到了32岁的院长杨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他,堪称是卫生院的“元老”。2007年他大学毕业后被组织分配到了这个距离县城约25公里的半扇门乡卫生院,这一干就是整整10年。尽管他有多次调离的机会,但他一次次选择了放弃。作为一个服务范围涵盖全乡2310平方公里和5100多名农牧民群众的乡卫生院,作为一个仅有8名医护人员的“袖珍”卫生院,他的坚守既意味着付出更意味着奉献。除了要诊疗辖区内的患者,他还要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责;除诊治本乡患者,他还要为周边岳扎、太平两乡部分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我们这里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全科\’,尽管大家干得很辛苦,但每当看到患者们信任的目光和赞许的言辞时,我们那点苦又算得上什么?更何况,县乡党委政府特别重视卫生院建设,这三幢建筑都是去年才投入使用的,仅建房与装修就花了470多万元,购买各类医疗器械又花了100多万元。有这样好的医疗条件,有这样爱岗敬业的医护人员,有这样纯朴善良的农牧民群众,我没有丝毫理由离开这里。去年全院门诊量达到了13600人次,今年前8个月门诊量已突破了7500人次。据县卫计局长亚马太说,我院的年门诊量位居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之首,在全州325个乡镇卫生院中也是名列前茅。为了农牧民群众的健康,尽管我们苦但充实并快乐着!”
在杨星感慨之际,记者突然听到从医疗大楼传来的讲课声。寻声而去,原来是县保健院专家正在为全乡22名村医和未值班的医护人员讲授孕妇保健技能。一番课堂讲授之后,便进入了交流互动环节。那推心置腹的交流场面,让人很是感动。来自喇嘛寺一村的村医告诉记者:“乡卫生院对我们的培训抓得确实紧,每两个月一次的两天集中培训和每月5天时间的跟班学习,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医技,还提高了我们的医德。如今,村民们得了感冒之类的小病以及一般的外伤处理,根本没有一点问题。村医既能方便村民,又能缓解乡卫生院的压力,我觉得能为老百姓服务特别幸福。”言语之间流露出的那份热爱与自信,确实让人温暖如春。
“我们不但对村医的培训抓得紧,而且对本院医护人员的培训同样一刻也没有松懈过。每月5次以上的培训,一直坚持至今。尽管培训的时间大多安排在周末或晚上,但政策理论与病例讲解的有机结合,使得医护人员的学习热情特别高。前天晚上我们才培训了,记录本放在公共卫生大楼三楼的村民健康档案室里。要不,我们先去参观一下住院部和检验室,然后再过去。”
位于三楼会议室隔壁的住院部,虽然拥有12个床位,但今天的住院患者只有两个。每当春冬季节,这12个床位根本就不够用,有时走廊里还得临时加床位。患者及其家属既可以到医院伙食团进餐,又能免费使用医院统一购置的炊具、电炉,更可以到浴室免费洗澡。采访中,来自团结村的杨雪清告诉记者:“我今天是来看住院亲戚的,前天来的时候,腊月山二村74岁的毛永秀老人刚办完出院手续。她到医院检查时,医生说她心电图出现异常,于是就把片子传到县医院确诊,原来她患的是心肌缺血。病因找到后,就在这里住了八九天院,没想到她这么快就好了。现在,我们老百姓看病不但方便了,而且更省钱省事了。你看,毛永秀住院花的1300多元医疗费,她个人仅仅承担了130多元。”
“乡卫生院要办好,除了医生要动起来,先进的医疗设备也同样需要动起来。”说话间,杨星领着我们参观了二楼检验室。一台台先进的设备,带给群众的是喜悦,带给患者的则是放心。眼下,照心电图、打B超、检查肝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以及生化全套我们都能做,每年既要免费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0—6岁儿童等重点人群进行全面体检,还要为他们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哪怕是一般群众的健康档案,我们也一个不少地建了起来。同时,乡卫生院还与县医院和成都成华区新华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
在不知不觉的交谈之中,记者来到了公共卫生大楼三楼的健康档案室。在面积近40平方米的档案室内,三组2米高6层102格的档案柜,沿着屋子的三个墙壁整齐地摆放着,黄、红、绿、蓝、紫五种颜色的塑装及牛皮袋档案,更是将全乡5100多名农牧民群众的健康信息纳入其中。记者随意打开其中一份,其详细的记录,完全出乎意料;更出乎意料的则是那厚厚23本的乡村医生与农牧民群众签约服务协议书,签字按印的一纸协议,其实就是乡卫生院对农牧民群众的健康承诺。承诺是金,践诺更让人信服。一个个农牧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赞叹,既是最好的口碑,也是最好的印证。
采访中,县委书记何文才自豪地对记者说:“半扇门乡卫生院不仅是全县乡镇卫生院的榜样,而且也是全州基层医疗机构的典范。作为全州卫生系统表扬的优秀医疗单位和优秀院长,今年7月中旬,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相洛在实地考察后,责成州卫计委安排杨星将该院的经验向全州广泛推广。在随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杨星前往南北路11县现身说法、交流经验。作为农牧民群众心目中的‘明星\’医院,那绝对是付出与奉献的结果,这是农牧民群众之福,也是丹巴医疗卫生机构之幸!”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丹巴法且祖奎)笔者昨(14)日从丹巴县法院获悉,为加强审判管理,提高审判质量,该院持续加强案件上网质量和裁判文书评查。近三年来,该院共评查案件591件,裁判文书428份。“我院通过以审判管理办公...
丹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丹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