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菊盛开党巴村 村民走上致富路

四川日报 2021-03-01 05:38 大字

图为格绒志玛家种植的雪菊。 巴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杨丹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珍

“雪菊是好东西!降三高、清热解毒、改善睡眠……而且雪菊必须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高山泉水滋养,纯天然、无污染。”2月19日,记者在巴塘县甲英镇党巴村见到格绒志玛,听她谈起雪菊,俨然一副专家模样。

党巴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雪莉说,一朵朵高原雪菊,让贫困户格绒志玛甩掉“穷帽”,带动全村村民一起奔向小康。

精准脱贫工作开始时,由共青团四川省委派出工作组入驻党巴村,帮助村民发展高原雪菊产业。开初村民们还报以质疑,“这个东西能挣钱?”“我愿意种植雪菊。”回想起格绒志玛主动对接村干部了解种植雪菊的事项时,甲英镇党委书记次仁志玛仍然激动万分。带着期待和重任,2016年4月,格绒志玛种下全村第一颗雪菊种子。

2017年,格绒志玛家产出的雪菊,通过参加扶贫公益销售的形式,在巴塘县城和成都等地市场出售,当年增收5.6619万元。对于当时的格绒志玛一家,这是笔“巨款”。

效益是最好的宣传。党巴村各户村民纷纷尝试种植高原雪菊,扩大雪菊种植规模,并逐步迈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步子。

为了稳步推进雪菊种植项目,党巴村德吉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巴塘县族迹公司签订代销代售协议,解决村民的销售问题。2017年—2019年,党巴村雪菊种植亩数不断增加,村民种植技术逐渐成熟,增收效益显著,党巴村于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而高原雪菊也逐步成为党巴村的代名词。

随着种植农户的增多,向格绒志玛请教种植技术的村民络绎不绝。格绒志玛大方地将自己的种植经验向村民传授。

“以前村上年轻人出门打工,村里老年人种地,种植雪菊吸引年轻人回村发展,大大增加了收入。”村民布曲说。

2018年10月,格绒志玛递交入党申请书,“感受党的温暖,我也想加入,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成为党员后,格绒志玛秉承“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愿望,带领更多姐妹增收致富,增强妇女群众“我要脱贫”的干劲。

2021年,是党巴村种植雪菊的第五个年头,格绒志玛和村民一起,早晚劳作,共同期待着今年8月的雪菊花海。

新闻推荐

首批39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

此次确定的39处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面积14.7万公顷,涵盖温性草原、草甸草原、高寒草原等类型,涉及11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

巴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