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砣”书记有一副“铁肩” 记巴塘县地巫乡热思村第一书记格松达哇

甘孜日报 2019-02-28 01:01 大字

格松达哇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县纪委监委供图

◎王兆伟

巴塘县位于川、滇、藏三省结合部,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流传着一句话:“甘做沉在水底的秤砣,不做漂在水上的浮萍。”格松达哇就是这样一枚“秤砣”,在“水底”默默发挥作用。

2015年9月,巴塘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走向啃硬骨头的阶段,时任地巫乡纪委书记的格松达哇主动请缨到该乡集“边、远、少、穷”于一体的热思村担任第一书记。

热思村在巴塘最南端,距离县城150多公里,“窝”在横断山脉腹地。从县城到村里,只有“飘”在金沙江上的一条险峻道路。去那工作的人,“生命一半交给头上飞溅的落石,一半交给脚下的万丈深渊”。任职以来,格松达哇在这条蜿蜒崎岖的路上不知跑过多少趟。

前些年,热思村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在当地是出了名的——班子不团结,整体战斗力不强,穷困的“病根”亦在于此。

如何铲除“病根”,格松达哇费了一番心思:“还是从班子内部开始开诚布公吧。”他多次组织召开村组干部会和民主生活会,鼓励大家坦诚相见。隔阂逐步消除,村级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热思村地理位置特殊,情况复杂,一旦失之于软,便难以做成事。“他曾给村‘两委’成员下过一个‘限期令’,要求大家限时摸清村情,‘打哈哈的’将被处理。有人笑他‘不把自己当外人’。”村里63岁的老党员中拉尼玛说,格松达哇的肩膀就是硬,扛得住压力,扛得起党员干部和乡亲们的期盼。

人心齐了,格松达哇带领乡亲们朝着“拔穷根”的目标迈进。2015年11月,村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起来,全村98户村民悉数入股,解决了村民分散经营不成规模的问题。乡亲们大干一年,喜获丰收——全村盈利5.7万余元,户均增收117元,村集体经济亦实现零的突破。又过了一年,村集体经济突破5万元。

钱越赚越多,可“垃圾到处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晚上黑漆漆”的村貌令人泄气,格松达哇决定“开战”——房、厕、圈、厨、水、电,挨家挨户改造;庭院美化、入户路硬化、路灯亮化,一个接一个完成。经过两年努力,“五改三化”战役取得胜利,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看整体还行,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绣花’。”格松达哇说,“‘穷根’,必须一家一户拔除。”

贫困户拉姆拉扯着三个孩子。自其丈夫病逝后,家里举步维艰,三个孩子随时可能辍学。针对这一情况,格松达哇联系公益组织对三个孩子予以资助。他还发动亲朋好友每月资助700元,让孩子们得以继续求学。2018年,拉姆长子格绒泽仁顺利完成学业并考入巴塘县委宣传部。

五保户西绕70岁了,常年酗酒,生活潦倒。格松达哇自掏腰包为他购置生活用品,并劝其戒酒。如今,西绕不但成功戒酒,还主动参加劳动,生活重新焕发出生机。

……

“金沙江水滔滔汤汤,贡嘎雪山巍巍莽莽。”西绕唱道,在热思这个偏远藏寨,格松达哇用他的“铁肩”,“扛起”乡亲们脱贫奔康的希望。

新闻推荐

巴塘县 原生态非遗展演庆新年

甘孜日报讯2月6日一大早,巴塘县教育园区人声鼎沸、彩旗飘扬,一年一度的原生态非遗文化展演在此上演,吸引了逾万名干部职工和...

巴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