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年味迎新年

甘孜日报 2019-02-04 01:00 大字

市民采购年货忙。节前慰问暖民心。

◎巴塘县委中心报道组 志玛 杨丹 文/图

新春佳节和藏历新年的脚步日益临近,白格堰塞湖受灾群众能否温暖过冬、快乐过年?昨(3)日,笔者走进了巴塘县竹巴龙乡竹巴龙村。喜庆的对联贴起来,大红的灯笼挂起来,精彩的电影放起来,丰富的年货购回来,美好的祝福道出来,……置身期间,让人顿时被浓浓的年味所感染。

感言

受灾群众阿登:

都说今年冬天比往年冷,但我们一家人的心里却感觉特别暖和。在经历两次堰塞湖险情之后,正当我们还在担心这个年怎么过时,党委、政府不但及时为我们送来了棉被、棉衣、大米、清油等生活必需品,而且县乡领导及帮扶单位还为我们送来了年货、慰问金以及新年祝福,就连文艺演出和电影也送来了。有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关怀和关爱,我们心里能不暖和吗?!

受灾群众简安:

今年我就满75了,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方便。当时村里受灾转移时,是一个当兵的小伙子把我背起走的,一路上他还陪我摆龙门阵,安慰我不要害怕。当他把我背到安置点帐篷里时,志愿者马上就给我拿来被子,还有医生帮我量血压。当看到我的血压有点高时,医生不但立即给我开了药,而且安排我躺下休息,每顿的饭菜都送到了我床上,这让我特别感动。板房修好后,党委、政府又及时安排我住进去,领导们经常来看望慰问,给钱给物,送这送那。光是送的东西,这个春节和藏历年恐怕都用不完。我们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那都是托党和政府的福啊!

受灾群众格绒益西:

在堰塞湖险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的危机处理方式十分完美得当:首先及时疏散转移受灾群众,确保“人员零伤亡”;然后发动党员干部帮助群众搭帐篷、牵电线、接水源,并实行24小时值班;当集中安置点的板房修好后,党员干部们又挨家挨户帮我们搬家,让我们的生产生活很快回归正常。如今,我们不仅有房、有粮、有电、有水,而且年货准备得比哪年都丰富。其实,这些年货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送来的。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不但要感恩党和政府,而且更要在灾后重建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争取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受灾群众扎西:

险情发生后,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把我们转移到安全地带,刚开始是每人每天发20元的生活补助和一斤大米,第二次就改为每人每月360元,第三次是……这些数字我肯定能记一辈子。说实话,党委、政府和各级干部在险情发生后的一举一动都让我们温暖,我们除了说“谢谢”,还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我们内心的那份感激。

学生拉初:

学校放寒假后,我回到了用木板临时搭成的“家”中,妈妈告诉我,这些堆放在床上的崭新棉衣、棉被以及大米、清油、取暖器等东西,都是灾后党委、政府送来的。让我没想到的是,县上居然还安排了志愿者来辅导我完成寒假作业。“一对一”的帮、”手把手“地教,这让我收获确实不小,今年的寒假作业我再也不用“抄答案”了。在我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之后,志愿者哥哥、姐姐不但兑现了奖励,而且在课余时间还召集我们一起做手工艺或开展背诵课文比赛,我觉得这个寒假过得特别高兴、特别充实!

安置房里年味浓

“快进来喝茶,多亏党委政府的关心,今年过年我们不用去借宿了!”日前,笔者一行来到巴塘竹巴龙堰塞湖受灾群众格绒泽仁家时,他一扫往日的愁容,热情地邀请笔者进屋。

金沙江堰塞湖事件已经过去近三个月了,泥沙堆积的房屋已清理干净,冲毁的道路也已建好运行,那些房屋受损无法返家的群众也有了新的“栖息地”。

“过冬了,我们这里吃穿不愁,帐篷是加棉加厚的,很暖和。厨房有大米、清油、肉、蔬菜,自来水也通到了家门口。”竹巴龙受灾户格绒泽仁心直口快地说。格绒泽仁一家5口人,儿子益西尼玛在县城打工,格绒泽仁和妻子留在家里照顾孙女。家里有八头牛,放牛、挤奶、制作酥油、奶渣是儿媳拉姆卓玛的日常工作,做好的奶制品自己留一部分,其余的拿到市场上去销售。生活虽不算富足,但一家人温饱不成问题。

“大水来了,一切都变了。我当时想完了,往后的生活咋过哦。”回想受灾时的情景,格绒泽仁双眼泪花闪烁。随即,他感慨地说:“灾后,县乡村干部都很关心我们,不仅帮我们拉电、修路、引水,还给我们发生活补贴。眼看生活没因受灾而大起大落,我这才安了心,对以后的生活也有了希望。”

据了解,金沙江白格堰塞湖险情发生后,巴塘县委、县政府迅速贯彻落实州委10月14日应急视频调度会议精神,研判最新灾情,进一步安排部署避险安置、核灾救灾、物资保障、应急值守、稳定群众情绪等工作。受灾乡镇对所需救灾物资进行仔细清查上报,县委、县政府根据上报情况迅速统筹调度,保证集中安置点受灾群众不挨饿、不受冻、有房住、有衣穿、有电用、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

安置点的空地是大家的“集体院坝”,不少人正忙着挂幕布、安装机器……笔者从县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为丰富安置点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该县在全州率先开展送电影进集中安置点活动,并在包括竹巴龙纳扎西村、苏哇龙岗达村在内的几个集中安置点全部设置了露天电影院,由县文广局统一配发影片,并坚持每天晚上播放。

“搬到安置点后,村上的电影放映员忙翻了!”格绒泽仁身材高大、笑声洪亮,周围的人仿佛都被他的笑声感染了,围坐在院坝里的村民们都喜笑颜开:“县委、政府时刻惦记着我们,如今这里就像在原来的家一样,既舒适又温暖。”

格绒泽仁的厨房里此时忙得不可开交,案板上放着一个个已揉好的面团,妻子洛松曲珠和媳妇拉姆卓玛正忙着做过年必备的“花茹”。只见洛松曲珠右手拿起擀面杖,左手将面团按成扁圆形,放上擀面杖用力赶压直到这块面团成圆形;拉姆卓玛将红色食用色素和水按1:1的比例兑好,取一根筷子再绑上干净的纱布,轻轻蘸取后涂在压好的面饼上,红色的颜料瞬间在面饼上绽开,像娇艳的红玫瑰。“做花茹啊”路过的邻居被吸引过来,“你来哦,快来帮忙!”洛松曲珠热情地向闲着的村民发出了邀请。很快,几个人便聚到了厨房,他们有说有笑,在这里,简直就像一家人。

这边厨房里热闹非凡,那边格绒泽仁和儿子益西尼玛正忙着装扮新房。“衣丰食足戌年乐、国泰民安亥岁欢”,儿子益西尼玛站在凳子上手里拿着对联,格绒泽仁站在门前指挥着“左边一点,不要歪了”。贴好对联,父子俩又从家里拿出灯笼,“这个灯笼还是上次领导来慰问时送的。”挂上灯笼,打开开关,整个院子顿时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贴心政策暖了受灾群众心

甘孜日报讯 日前,巴塘县针对“11·3”金沙江白格堰塞湖险情,提前启动了受灾群众温暖过冬过渡安置应急方案。

据了解,自堰塞湖险情发生以来,该县转移安置涉险群众涉及16个村470户2083人。为确保转移安置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快乐过年,该县按照州县政府相关通知标准实施救助,实现了“五有五防”目标。按每人每天20元的生活补助和每人每天1斤大米,补助期限15天,每人合计360元的标准,发放应急救助资金749880元;倒塌户按每人每天20元的生活补助,补助期限90天,共计补助444600;苏哇龙王大龙村地灾隐患避险一次性转移生活补助每人每天20元,补助期限30天,共计发放应急救助资金626400元。

同时,该县还根据省政府对白格堰塞湖受灾群众实施生活救助和倒塌住房重建补助的标准,对因灾住房倒损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给予临时生活救助,救助标准为按每人每天20元的补助金和1斤成品粮,救助期限不超过6个月;对因灾住房倒损无房可住,需自建过渡房的群众,按照每户5000元标准给予补助。

截至目前,该县果汁对白格堰塞湖受灾群众发放棉帐篷209顶、军用帐篷45顶、棉被4350床、棉大衣1116件、毛毯481件、棉衣裤380套,大米17450斤、面粉14450斤、方便面560件、火腿肠50件、清油3480斤,强光手电筒70把、发电机3台。在过渡安置方面,竹巴笼乡和苏哇龙乡43户238人,购置了4000余平方米夹层板房,由住建局负责安装,元旦前受灾群众已全部入住。

忙碌备年货 开心过新年

一盏灯、一张桌、一张纸、一支笔。34岁的洛绒披着毡毛编制的藏式袍子,坐在桌子的上方,妻子扎西曲西坐在他左侧,手里抱着刚满月的儿子,大女儿扎西拉姆则坐在妈妈身边。11岁的她和大多数同龄人相比更懂事、更体贴。“阿妈,我来抱一下弟弟,你手还痛不?”曲西在外打工摔伤过一次,右手因未得到及时医治而落下病根。扎西拉姆说着从母亲手上接过弟弟,逗乐着。“卓玛呢,快去喊妹妹回来。”7岁小女儿在外面玩耍,弄得身上全是泥土。“反正明天要买新衣服。”卓玛一边洗手一边说道,“好啦,来想想明天买些啥?大家都来提建议。”

牛肉、猪肉、清油、面粉、饮料......洛绒在白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他对于一些不常用的字写得有些吃力。“阿爸,还有我的新衣服。”小女儿眨巴着大眼睛,一头扎进洛绒怀里,撒娇的模样引得一阵发笑。

天蒙蒙亮,一家人正在酣睡时,洛绒已起床忙着准备早餐。酥油、糌粑、奶渣,浓浓的酥油茶散发的醇香比闹钟管用,一家人在吃完早饭之后便乘车进城采办年货。

“突突突”,拖拉机的轰鸣声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发了。县城中心大鹏商城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楼有喜庆的对联、灯笼、生肖挂图,新鲜有机的鲜蔬瓜果,种类繁多的坚果干果,巴塘特产的“花茹”、醋海椒、苹果干;二楼右手边商铺里是时髦靓丽的流行衣服,左手边是传统优雅的藏式服饰。

“阿妈,我要买这个好看的衣裳。”上到商城二楼的卓玛走进一家童装店,被眼前俏皮可爱的粉色外套吸引,她一边轻轻摸着,眼里尽是藏不住的欢喜。

“老板少点,你看我在你这里买了这么多肉哦。”洛绒正在和卖牛肉的贩商讨价还价,最终他最后用满意的价格买到了不错的牛肉。拉姆将爸爸买好的牛肉放在自家的背筐里,她很爱爸爸,也很敬佩他,因为生活里爸爸不仅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而且还很坚韧、乐观。堰塞湖发生后,在一家人处于崩溃之际,父亲一句“怕什么?我还在,共产党还在...”正是这句话让一家人很快振作起来。

4小时的采购之后,丰富的年货将拖拉机货箱堆得满满当当。洛绒坐在驾驶位上,对照采购清单逐一核实着。片刻之后,他激动的说:“都买完了,回家咯!”

冬日暖阳撒在身上,阳光追随着他们一家人的身影,影子摇曳着他们快乐与幸福。

新闻推荐

守法诚信 以德经商 记全州优秀个体工商户巴塘县跨世纪电器城总经理王建彬

王建彬向顾客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志玛摄笔挺的西装别着大红花,醇厚的嗓音响彻会场……历经20年的风雨路,王建彬终于和巴...

巴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