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康盐田和茶马古道
芒康盐井。
芒康古盐。
马帮。
芒康,藏语意为“善妙之地”,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东与四川巴塘县隔江相望,南与云南德钦县山水相连,是西藏的东大门,也是西藏茶马古道的第一站。
距芒康县城120公里的澜沧江东西两岸,有一座古盐田,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持原始手工晒盐的地方。远远望去,澜沧江两岸陡峭山崖上,密密麻麻地立着上万根木头架子,支撑着无数块紧密相连的方形顶棚,多达10余层。令人惊奇的是,一江之隔,两岸的盐颜色大相径庭,江东岸纳西村的盐呈绛红色,江西岸加达村的盐却是白花花一片。
盐井分两处,东岸是纳西村,西岸属加达村,就靠这些盐井,养育了澜沧江两岸千年的盐农。在纳西村,妇女一天的劳作从汲卤开始,她们沿着很陡的梯子爬入井中,用木桶背出卤水倒入自家的盐田里,之后让卤水经过风吹日晒,浓缩成盐晶。
纳西村的格桑旺姆大叔说,芒康盐井出产的盐又叫藏巴盐,是当地打酥油茶的必备品。大叔特别指出,这条古盐道在有茶马古道之前就已存在,它蜿蜒西去拉萨,线路大致是:芒康、左贡、八宿、波密、林芝、拉萨。
过去,茶马古道的马帮曾经是这里的常客。每日,从清晨就在山谷中回响的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总会给格桑旺姆家带来喜悦的信息。如今,繁华逝去,时过境迁,用马帮驮盐已变成了稀罕的景致,取而代之的是每日络绎不绝从附近各藏区赶来拉藏盐的各类交通工具。令人奇怪的是,格桑旺姆老人和他们村子的许多臧民,坚持用自己制出的盐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像砖茶、布匹、蔬菜等。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理由能够让他们放弃千百年来的生存方式。
格桑旺姆说,早年,从芒康西去左贡的古盐道大约有五六十里路,背夫遇河搭桥,逢山修路,要在坚硬的岩石上凿开道孔,装上横木,再在木头上铺上木板加固,铺成悬空的栈道。有的地方则需要从绝壁上凿开一条缺口,仅容一人一马通过。实在“撞车”错不开身儿,双方就商量个补偿办法,将相对老弱的骡马咕咚推下江去,腾出一小地。越靠近拉萨严冬越长,最苦的是那些背夫,经常要身背一二百斤重的盐巴,在雪深过膝、下临深谷的小路上行走,最多时一条路上有上百人排着队踏雪而过,人马冷得直哆嗦,还不敢大声说话,拍引起山岩雪崩。波密县那哈隆巴雪山更是“心频惊而畏缩,足将进而趑趄”,“雾从人面起,云自马头生”,雪山海拔4300米,顶有积雪,下有深潭,登百步梯而过,惊验之状如上九天。过了波密,嘎纳王宫遗址附近岩壁间有一处盐道叫“九条命”,就是因清咸丰年间,九名背盐工被一群强人抢走盐包,人被捆在树上冻饿而死得名的。
从古到今,不知道摔死了多少人,病死了多少人,打死了多少人,但背夫这个职业从没中断过。他们弯曲的背影,始终融入血红的夕阳里,山高水长,渐行渐远。 封面新闻记者李贵平 新闻推荐 甘孜日报讯时值汛期,连日来的强降雨,导致巴塘县境内金沙江、巴楚河、莫曲河等干流及支流水位仍将持续上涨。面对严峻的防汛...
巴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巴塘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