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梦想 29名成都双流援藏干部奋斗在高原
韩国梁(前排左一)和援藏工作队在巴塘最偏远的波戈西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双流对口支援工作指挥部供图
援藏干部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言。
从山东引进的智能蔬菜大棚已初具规模。席秦岭摄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杨晨
7月1日,周末。
下午3时许,在甘孜州巴塘县城内,援藏干部邱锋拦下一辆出租车又上山了,他要去督战该县甲英乡3个村庄87户、392人的易地搬迁的项目。
巴塘县是四川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甲英乡的普达村又是四川的深度贫困村之一。为彻底解决甲英乡的普达、甲英、波戈西村“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援建的成都市双流区和当地政府共同决定将这三个村纳入易地搬迁计划。
根据规划,新村计划于2018年7月31日前完成房屋主体建设,11月全面完成建设,确保群众可以搬进新家开始新生活。
邱锋,是双流第三届援巴工作队29名成员之一。这支援藏队伍,分别来自双流区党政、规划、农发、科经、文旅、教育、医卫等部门,93.1%的成员是党员。
或许,他们是一名医生,成为高原的一名白衣天使;或许,他们是一名警察,守卫着高原的一方安宁;或许,他们是一名扶贫干部,即使是周末,依然奔波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帮乡亲们拔穷根,带领乡亲们奔小康……他们成为盛开在高原上的一朵朵格桑花,守望着“脱贫攻坚,共同奔小康”的梦想。
面孔1
白净书生变康巴汉子
他总骗女儿“爸爸快回来了”
“我把自己比作红景天,不管是老百姓还是组织上,需要你的时候都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赵浦
赵浦,挂职巴塘县脱贫攻坚办副主任、扶贫移民局副局长。
援藏两年,他这个原本皮肤白净、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书生,已被高原的阳光与风沙打磨成了一名“康巴汉子”。
赵浦牵头负责的地巫乡、甲英乡两个整村搬迁项目,共涉及6个村、206户、982人,这是巴塘县的头号民生工程,也是双流的重点援建项目。
为把双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产村相融、产景相融”的理念,更好地与巴塘整村搬迁的实际有机结合,他不顾山高路险、滑坡飞石、高原反应,经常往返数百公里,进村入户了解群众搬迁诉求、调研产业现状、宣传援建政策。
地巫乡是巴塘县最南端的一个乡。2016年,赵浦一到巴塘,就带着项目组的同志一路颠簸4个多小时到地巫乡进行现场调研。路上遇到了山体滑坡,滚落的巨石在短短几秒内就切断了去路,他与当地群众一起手刨肩扛,清除完路障后又继续前进。到了村里已是下午,他顾不上休息,啃上几口干粮,灌下几口水,就马上开展入户走访。经过多次实地调研,终于形成了符合巴塘实际、群众满意的规划方案,确保了项目按计划顺利开建。
甲英乡普达村、甲英村、波戈西村是巴塘县位置最偏远、路途最险、贫困程度最深的3个村。2016年10月,当看到波戈西村贫困群众的生活现状时,赵浦为之动容流泪,倾囊相助。
“让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过上好日子,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这是赵浦作为一名党员的信念,也是支撑他不畏艰险走遍巴塘山山水水的动力。
好几次,赵浦的领导觉得他辛苦,主动提出来批准他回双流休息几天,都被他以“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走不开”为由推辞了。援藏两年,他对女儿也充满愧疚,每次女儿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他总是骗女儿“爸爸快回来了”。
面孔2
滴灌技术入高原
他为巴塘引来首个智能蔬菜大棚
“我愿自己化作一条路,希望通过这条路,架起藏汉友谊的桥梁,实现藏区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梦想。”
——韩国梁
山东人韩国梁是双流区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援藏第一年春节前,他去当地菜市场调研,发现买一棵大白菜需要花50元钱。
“在双流,一棵大白菜也就是几块钱,这里的老百姓吃蔬菜太贵了!”那一棵昂贵的大白菜在他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回去后,他一直在思索,有没有机会帮巴塘老百姓的菜篮子里装点什么。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与山东老乡交流过程中,找到了一个招商引资项目,把山东的智能蔬菜大棚引入巴塘,帮助巴塘老百姓吃上更便宜的蔬菜。
说干就干,为此,他跑了几趟山东,巴塘这边有任何进展他都第一时间与对方沟通。他的诚意打动了山东寿光高科温室工程有限公司的李广彩,对方同意带着技术与资本到巴塘建一座智能蔬菜大棚,把先进的滴灌技术引入高原。受地质条件影响,当地的平地不多,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片平地,里面也是乱石嶙峋。为此,李广彩租来机器、请来工人,翻耕了8次土地,捡了8次石头,又从陕西拉来了大量鸡粪改造土壤,才播下种子。
6月中旬,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巴塘县松多乡松多村看到,一个上百亩的智能蔬菜大棚已经初具规模。蓝天白云之下,几个白色大棚,矗立在两山之间的河滩之上,格外夺目。钻进大棚,只见芹菜苗已经破土而出,冒出了七八厘米高的个子;西葫芦和黄瓜都正在开花挂果,幼小的黄瓜已有5厘米长。“再过20天,这个黄瓜就可以上市了!”李广彩很兴奋,他说,这将是智能蔬菜大棚上市的第一批蔬菜。
那天中午,李广彩准备的午饭有猪肉炒莲花白、黄瓜炒西红柿和鸡蛋、卤鸭子三种菜。他笑着与记者相约:“这次咱餐桌上的蔬菜全是在巴塘县城菜市场买的,好多都是从成都运来的。下次你再来时,就可以吃上咱们智能大棚种出来的蔬菜了。”
面孔3
“黑妹儿”两次援藏
为藏区孩子发起爱心基金
“我愿意把自己比作团队中的一匹狼,有狼的奋进精神,狼的团队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 ——王宏
王宏,一名援藏的“女汉子”,挂任巴塘县教育局副局长,任巴塘县金弦子小学校长。
高大的个子,响亮的嗓门,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豪爽的性情,黝黑的皮肤,再加上飘着两朵“高原红”,初次见面,如果她不作自我介绍,你很容易认为她是巴塘本地的藏族姑娘。因为皮肤黑,援藏干部们都亲切地叫她“黑妹儿”。
这是王宏第二次援藏,第二次走进高原巴塘。她在援藏干部的微信群群名片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或许我们的力量,没有强大到足以改变世界,但在社会的小角落,却能因为你我的善良,而变得更加美好……
王宏说,她第一次走上高原的时候,就想为巴塘的孩子们做一些事情,但因为时间短,只帮助了几名贫困学生。第二次到巴塘,王宏发起“蒙泉爱心”基金,倡导身边的朋友为巴塘的贫困孩子奉献爱心。受到她的爱心影响,她的很多朋友都持续捐钱捐物,为藏区的小朋友送去关爱。
在高原巴塘,王宏挂任巴塘县教育局副局长,同时也是经巴塘县委常委会任命的金弦子小学校长。在援建指挥部,她还是教育惠民组的组长,负责教育援建项目的实施。
从教育管理到管理教育项目,王宏积极转变着角色,为了确保援建项目的顺利推进,她白天察看项目,晚上与同事一起研究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推进情况,并积极向身边的同事请教。
两次援藏,王宏的身影已遍布巴塘的山山水水,从海拔不到三千米的县城,到海拔近五千米的格木草原,处处都有她的身影。
援藏干部的自我比喻
谭永生:这个世界很现实,我们要努力做身上有光的人,这个光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情怀、一种担当,不到最艰苦的藏区去历练,就不能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大写的人。
李尚武:我愿意把自己比作一块木炭,在援藏期间烧烧自己的光与热,去温暖别人、照亮别人。
李智:我愿意把自己比作众多纤夫中的一员,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带动这边的发展。
邱枫:我把自己比喻成一匹老马,能陪老乡们上山下乡,帮他们分忧解难。
程鹏:我是一匹砖,援建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我希望我这匹砖能打个好基础、打开个好局面,为以后援建提供更好的帮助。
彭睿:我愿把自己比作白杨树,它坚韧不拔,在任何恶劣的情况下都能成长。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叶含勇董小红许茹挥舞衣袖,载歌载舞,在行进中跳成一个圆圈——作为藏族知名舞种,“巴塘弦子”融诗、琴、歌、舞一...
巴塘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巴塘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