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群众和水电施工者奋战在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的悬崖陡坡上 提前18小时抢通 “生命通道”的背后故事

甘孜日报 2018-11-23 01:38 大字

◎付真卿

11月19日,金沙江“11·3”白格堰塞湖险情结束已过去5天,白玉县逐渐恢复平静,但在参加过堰塞湖应急抢险的当地干部群众心中,惊心动魄的抢险经历仍久久不能忘怀。令大家印象最深的,无疑是打通通往堰塞体“生命通道”,提前18个小时将大型机具送上坝顶的经历。“这提前的18个小时给后续抢险救援腾出了宝贵时间。”回忆起整个抢险救援过程,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毛德忠感慨道。

前线联合指挥部下达死命令

从白玉县县城到堰塞体,公路只通到则巴村,剩下的路程几乎“无路可走”。

11月5日,金沙江“11·3”白格堰塞湖险情进入第3天。此时,堰塞湖蓄水量早已超过1亿立方米,正朝着2亿立方米逼近。对堰塞湖实施人工干预已迫在眉睫。

从白玉县方向经陆路将工程机具送上堰塞体,成为可操作性的最佳路径。但这条路径有个最大的特点——艰险复杂。

11月5日清晨,白玉县绒盖乡则巴村党支部书记多吉又带领着村里自发组成的摩托车队,向堰塞体上运送抢险人员和物资。从白玉县县城到堰塞体,公路只通到则巴村,剩下的路程几乎“无路可走”。

多吉和村民们骑着摩托车必须先穿过7.5公里并布满悬崖陡坡的灌木丛抵达江边,然后沿着相对平整的河床溯江而上,攀爬至堰塞体上。如果要将大型机具送上堰塞体,从则巴村到江边7.5公里的道路必须打通平整。

“在11月9日前一定要将机具送上堰塞体。”前线联合指挥部下达了死命令。

风雪中以时速3公里艰难推进

道路坡陡弯急,天降暴雪,路面湿滑结冰……克服种种困难,2台挖掘机提前3个小时抵达则巴村

11月5日15时许,在堰塞体下游叶巴滩水电站施工的中国水电五局的2台挖掘机最先抵达白玉县。县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局局长铁塔接到县长阿央邓珠的电话,要求他务必在6日上午将这2台挖掘机护送到则巴村,打通7.5公里“生命通道”。

藏族汉子铁塔人如其名,金沙江“10·11”白格堰塞湖险情发生后,他就曾参加突击队,作为第一批抢险救援人员抵达堰塞体现场。第二次险情发生时,铁塔正在成都一家医院重症监护室外守候刚动完手术的母亲。接到电话后他立即动身返回白玉县,投入到新一轮的抢险救援中。

“请县长放心,我坚决完成任务。”铁塔在电话里向阿央邓珠立下军令状。

但行程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拖运挖掘机的车辆行驶至白玉县绒盖乡俄巴村附近时,道路坡陡弯急,拖车无法前行。此处距离则巴村还有约24公里,途中还要翻越高耸的则巴山。

怎么办?铁塔下车查看地形后,当即做出决定:直接开挖掘机前往则巴村。但履带式挖掘机最高行进速度为每小时3公里,而且高速行驶时间过长后,驱动轴承发烫极易损坏。铁塔立即又安排了一辆皮卡车,来回运送凉水,每隔45分钟至1小时给挖掘机淋水降温。

11月6日凌晨,当队伍推进至则巴山山顶时,突然天降暴雪,路面湿滑结冰,挖掘机前行困难。“你把挖掘机一侧驶到排水沟里,慢慢走。”铁塔冒着风雪,在前方给挖掘机照明带路。11月6日凌晨5时40分许,经过10多个小时的艰难行驶,2台挖掘机终于抵达则巴村,比上级要求的时间提前了3个小时。

24小时作业提前18小时打通

为了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现场3台挖掘机从开机后就再没熄过火,白玉县一线抢险人员已多天没有休息

“不吃饭了,先挖吧!”一想到堰塞湖的水位仍在不断上涨,中国水电五局的挖掘机司机欧雅华扯着嗓子喊道。

11月6日清晨,率先抵达则巴村的2台大型挖掘机和白玉县当地调配的1台小型挖掘机立即投入到打通7.5公里通往江边道路的工作中。

“沿途全是陡坡,最大坡度达45度左右,还有不少碎石、树枝。”回忆起施工推进时的情景,挖掘机司机马小荣有些后怕,“为了让我们操作顺利,同时保障我们的安全,县长阿央邓珠一直在现场指挥,帮我们确定推进的线路,嗓子都吼破了。”

2.12亿立方米、2.71亿立方米、3.24亿立方米……阿央邓珠的手机里,不时收到堰塞湖蓄水量的最新情况。“打通这条生命通道至关重要,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将机具送到坝上去。”为了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现场3台挖掘机从开机后就再没熄过火。

11月7日,在铁塔的护送下,陆续又有7台挖掘机抵达则巴村,道路开辟工作开始全面推进。

到夜里,白玉县当地气温骤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更是给施工难上加难。铁塔在路边搭起一个小帐篷,换班下来的挖掘机司机披着棉大衣在里面坐一会儿,就算是休息了。“晚上裸露在外的耳朵和额头冻得针刺般疼,再到后来就麻木了。”铁塔说,那个时候,白玉县一线抢险人员已连续三天两夜没有休息了。

3公里、5公里、7公里……在现场,阿央邓珠不断计算着已挖通的长度……11月8日,天色逐渐泛白,在彻夜未停的机器轰鸣声中,穿过层层的灌木丛,眼前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到江边了!”当天8时许,从则巴村到金沙江边7.5公里长的“生命通道”终于打通。

挖掘机继续沿着相对平坦的河床向上,开辟通往堰塞体坝顶的道路。8日14时28分,中国水电五局挖掘机司机赵明喜将第一台挖掘机成功开上坝顶,比预计时间提前了整整18个小时。

新闻推荐

甘孜州召开视频调度会强调 加强风险防范 科学应对洪峰 刘成鸣主持会议并讲话 肖友才作工作部署

甘孜日报讯昨(13)日,甘孜州召开视频调度会议,传达学习省委书记彭清华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就如何加强风险...

白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