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归来不看山

成都商报 2018-11-07 02:13 大字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摄影记者 王勤

“只有那无限接近现场的感觉,才会让文字显得踏实,让照片更加清晰”

当记者就总想去一线,大概就像猫看到线球,狗看到皮球,是一种原始冲动。金沙江断流那天中午,我正在吃饭,报社打来电话让我准备出发,和城市部文字记者宦小淮搭档前往甘孜。作为摄影记者,去过无数突发现场,拍下无数瞬间,这次肯定不想错过。因为,只有那无限接近现场的感觉,才会让文字显得踏实,让照片更加清晰。

简单收拾了衣服,装了两块巧克力,我背上摄影包就出门了。与同事会合后,我们跟着报社车队师傅一路向川西行进,车到折多山,车上的温度表显示零下2℃,隔着车窗都能感受到寒气,能见度只有几米,车子龟速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整座山就和寂静岭一样,浓雾吞噬了灯光,直到一个勇敢者跑到前面当起头车,折多山上才组成了一个临时车队,缓缓向前。抵达新都桥在旅馆住下时,时间已是凌晨两点。休整后再出发,一路折腾,到了甘孜白玉县,金沙江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村里的人都撤离了,进山的路隐藏在雪山之中,只好去找当地政府部门。等到凌晨两点,仍在忙碌的工作人员喊来两个当地人为我们讲解去现场如何艰难——到堰塞体摩托车要两个小时,徒步7个小时,穿越原始森林,到最近的能看到金沙江的日西村,也要四五个小时。

政府工作人员找了一辆车给我们带路,另外两家媒体的记者听说后也加入进来。我们从海拔3000米的地方爬升到了海拔4500的垭口,雪地湿滑,带路人说什么也不走了,大家站在山头,谁也不甘心就此离开。带路人说,就算到了日西村,可能啥也看不到,徒步前往可能要四五个小时。此时,另外两家媒体记者决定退回白玉,我们的四人小分队则决定弃车徒步。行走在茫茫雪山中,背着20斤的相机和无人机,走了大概一个小时,山间驶来一辆皮卡车,让大家欢呼雀跃。我们爬上车和修路工人挤在一起,脚下就是鸡肉、猪肉、白菜。激动之余,大家不知道该怎样感谢。车到工棚,我们要继续走完剩下的路,在一个岔路口,大家为走哪条路发生分歧。这时,皮卡车司机开车过来说,我送你们过去。我们赶紧跳上车,接下来的路就是在悬崖上打转,一路翻越两座海拔4500米的高山,最终看到了静止的金沙江。

金沙江对千里之外的人来说,就是一则新闻,一张图片,只有生活在江边的人,才能理解江水静止意味着什么。《论语·乡党》中写道:“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新闻在堰塞体面前,也应该回归到人。这里很多牧民,汉语说得不太流畅,但你问他怕不怕,黝黑精壮的大汉会说“怕得要命”。江边是牦牛过冬的牧场,牦牛就是一切。这些东西,是照片不会拍到的,这大概就是进山的意义,没有什么比现场来得更真切。

回来的路上,又是19个小时车程。直至快抵达终点时,我才打开最后那块巧克力,多么甜美的味道!一路上,这块巧克力就是一道底线,给采访之路埋下的一个彩蛋。至于爬山这事,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想背上背包进山了。

新闻推荐

科学抓好抢险救援 全力确保群众安全 金沙江“11·3”山体滑坡堰塞湖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汇报会在白玉召开

图为会议现场。甘孜日报讯11月4日21时许,国家应急管理部救援和预案管理局局长郭治武率队的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水利...

白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