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全靠奋斗来

甘孜日报 2018-06-19 01:10 大字

学校开展“润育工程”宣传活动。

(紧接第一版)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感召人、教育人、鼓舞人,并在占领农牧区思想文化阵地的同时,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美好生活的冲天干劲和火热激情。

无规矩不成方圆,法治建设是乡村治理的“定海神针”。

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农牧民群众法治意识。今年以来,白玉县政法部门组成法治宣讲工作组,围绕“两讲一清楚”,深入基层“送法下乡”,17个乡镇实现法治宣讲全覆盖。据统计,目前,全县已开展法治宣讲116场次、法律咨询活动13场次,发放“公证便民卡”以及各类藏汉双语法制宣传资料、读本1500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13400余人。扎实有效的法治宣传教育,让广大农牧民群众逐步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想和行为自觉。

文化浸润长精神,法治普及强意识,广大农牧民群众在文化与法治的熏陶中改变了观念、提高了素质、集聚了能量,以崭新姿态和豪迈激情昂扬阔步奔康路。

感恩奋进有作为

6月11日,在阿察镇街上,记者看到一处服装加工店,店里摆放着各色质地考究的服装面料和时尚的藏族服装,几位藏族青年有的在操作缝纫机、有的在手工精心制作藏装,一个个子高挑的藏族青年在旁不停指点叮嘱。

他,就是在热,白玉县祥阳措青年悦民族服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在热是纳塔乡纳塔村的牧民,他通过不断努力,创造了自己的服装品牌,有了自己的商标标识,招收10名贫困户为员工,教他们掌握了缝纫技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热激发内生动力加油干的实例带动和影响其他村民致富。“我们是看着在热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我们也要努力加油干。” 纳塔村村民其美泽仁在向在热“看齐”。

紧扣物质和精神“双脱贫”“同奔康”,白玉县实施典型示范行动,围绕培育新型农牧民目标,发现并树推一批活跃在田间地头、草原牧场的先进典型,让农牧民群众身边的典型立起来、活起来,做到村村有典型、乡乡有榜样,让群众学习有方向、看齐有标杆,形成了人人学先进、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的浓厚社会氛围。

典型在带路,文明在引领。6月10日,记者走进灯龙乡洞拖村,只见屋舍俨然、庭院整洁。走进村民伍金色郎家,地面干净无尘,钢炉擦拭锃亮,厨具摆放有序,藏床上被子折叠成“豆腐干”,衣柜里衣服整齐悬挂,让人看着赏心悦目。随机又在伍金色郎的几家邻居走访,皆是如出一辙。尼玛初告诉记者,洞拖村以往是“厕所露天在村头,牛栏羊栏隔床头,饮水卫生无保障,污水横流扑鼻臭”,自从开展“陋习革命”后,村庄一下子就变了样。

无独有偶,6月11日,在麻绒乡格塔村,记者见到驻村干部正在为村民泽仁拉姆家悬挂“六星”评比匾额。该乡在开展以“爱国感恩、文明教养、环境卫生、法治建设、和美家庭、内生动力”为内容的“六星”评比活动中,对7个村进行抽查,评出先进村和后进村,以此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赠科乡是远近闻名的“乞讨乡”,该乡开展革除“流浪乞讨陋习”专项行动,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司法等手段,加大对乞讨人员惩罚力度,指导村级组织将“流浪乞讨与国家惠民惠农政策资金挂钩”, 纳入乡、村规民约,以村民自治方式加大约束力度,截止5月30日,经调查、摸排等形式,发现该乡外出乞讨人员共8名,现已劝返并进行处罚,在以往外出乞讨人员的比例上降低90%,该乡乞讨陋习整治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开展文明引领,着眼于提高农牧民文明素质和农牧区文明程度,着力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家园,推动农牧区环境美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实现农牧民思想观念大转变、行为习惯大改善、文明程度大提升。

开展“润育工程”,实施“六大行动”,白玉县农牧民思想观念明显转变、主动脱贫意识明显增强、致富激情明显高涨、法治思维明显养成、精神风貌明显改观、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同奔康”。

长跑“冲刺”,最后是关键。2020年,白玉县将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小康,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关键期,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奋斗”成为白玉的“座右铭”,白玉县以更加顽强的斗志、更加坚韧的毅力、更加精准的措施,以奋斗的姿态攻坚克难。

奋斗在新时代,幸福在创造中。团结奋斗中的白玉人深切地感受到,幸福并不遥远,幸福就在眼前。

新闻推荐

白玉县 “旅游+”做活旅游产业

本报讯(县政府办)近年来,白玉县突出“旅游+”做活旅游产业,取得明显成效。该县依托国道215线打造稻城亚丁机场——理塘——...

白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白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