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披绿 从育苗攻坚出发
□本报记者 吴平人物名片
吴林:甘孜州白玉林业局麻绒林场场长、党支部书记、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
口述实录:
我是巴中人,1989年参加工作来到与西藏接壤的白玉县,当时是伐树为主的“原木生产”,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后改为植树。由于当地海拔高,昼夜温差能达20℃,育苗和造林难度很大。
比如云杉,必须采集9月底、10月初的种子,早了长不出,晚了就掉了。如果在大田播种,要30-40天才出苗,经过2次育苗后,5-7年才能上山,周期太长。2000年,我们搭了木架大棚,出苗时间缩短到15-20天,3-5年就可上山栽种。再例如变叶海棠,既能做绿化树也是经济作物,即雪域俄色茶。2003年3月,我们播了7亩地300斤种子,没想到一场倒春寒,一株都没发起来。后来采用铺地膜、盖草垫等方式人工增温,才解决了这些问题。全部都是从无到有一点点试错、摸索而来。
庆幸的是,在育苗上财政有着持续投入,像每年有土壤改造资金,我们从农民那里收集农家肥,买一些有机肥、腐殖土,增加育苗基地的土壤肥力。2015年投入30万翻修了2座云杉育苗大棚。以前老式的灌浇管带也更新为现在的自动喷灌设备……
如今,120亩苗圃基地,年产川西云杉、变叶海棠、高山柳、丁香等种苗上千万株,成活率80-90%,广泛用于西藏、青海、四川的天保工程、公路沿线绿化、退耕还林等。云杉高度从15公分到2米的都有,对于一些造林难度极大的区域,就可以采用大苗造林。育苗的同时,栽植树苗300余万株,在德格县异地造林1.5万余亩。
林场生活、生产条件艰苦,在政府补贴之外,我们也自谋产业发展。最早从西藏引进了9头藏香猪、几十只藏鸡,现在都已发展至1000头、1000只的规模了。有机藏香猪获选四川省优质森林食品“天府七珍”,年产值达150万元。
工作上的成绩离不开家人尤其母亲的支持。以前回巴中单边要一个星期,现在也要三天,基本两年才回一次家。全靠母亲在巴中帮忙带大了我的两个孩子,亏欠孩子的陪伴太多,希望他们理解我,老大已经工作,一次也没来过白玉,老二来过一次,却再也不想来第二次。也许他们长大了,会明白我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有那么一点为老爸感到骄傲。
在同事们共同努力下,白玉县的森林覆盖率增加了3%-4%,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得到遏制。下一个五年,我们将继续提供适合高原气候、地理条件的优质种苗,为川西北防沙治沙提供足量的治沙材料,为绿化全川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县委中心报道组杨娟徐平波)8月28日至30日,武侯区委副书记、区长林丽率队白玉县考察调研对口帮扶工作,双方就项目援藏、产业援藏、民生援藏、智力援藏、招商引资援藏等方面进行了精准对接,共商...
白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