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方大炭素:汇聚“她”力量 巾帼勇担当

甘肃日报 2022-03-16 10:01 大字

李勇

她们,出生于不同年代,却有着相同的梦想;

她们,坚守在生产一线,也能够柔肩挑重担;

她们,以匠心传承技艺,谱写时代芳华。

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她们,活跃在方大炭素的各个工作岗位上,平凡而伟大,撑起了企业发展的“半边天”。

“70后”的她:由外行变身技术专家

从普通的一线职工到全国劳动模范,从只有中专学历的“门外汉”到自动化控制方面的技术专家,从刚进厂时的手足无措到而今取得多项国家专利,张平香在方大炭素一干就是30年。

30年前,张平香从甘肃冶金工业学校毕业。面对公司复杂的进口设备,她用4年时间读完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十几本大学教材。

2006年,方大炭素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立捣卧压挤压机。因系统未能全面调试成功,这台国外进口的先进设备处于瘫痪状态。关键时刻,张平香主动请缨,连续奋战40多个昼夜,凭借一本《外语大词典》,完成系统自动化联线调试,实现全线自动化生产,公司生产装备一跃成为国内炭素行业领先水平。

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张平香带领技术团队解决了公司进口设备易损件全部实现国产化的难题,进口40MN压机主泵流量模块等一系列国产化改造连续获得成功,仅备件国产化替代每年节约成本120余万元。

与此同时,张平香还带领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设备改造项目25项、技术革新81项、修旧利废130余项,累计节约资金近千万元。先后取得国家专利3项,获得全国职工技术创新三等奖,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

自2020年至今,她通过工控设备精细化管理减少了生产线设备故障停机,带领自动化站技术人员开展了大量创新创效和降本增效工作,提升了公司产品质量,节约了维修成本,减少了设备隐患。

三十年如一日扎根生产一线,张平香肯钻研、能吃苦、善创新,还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同时,张平香和她所带领的团队荣获的奖项更是不计其数。对于个人所获荣誉,朴实的张平香总是避而不谈。在她看来,成绩属于过去,未来还要继续努力。

“还有几年我就要退休了,我想把我会的东西都传下去。未来属于青年一代,在他们身上,我们会看到更高层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70后”的张平香希望可以形成人才梯队,不断开拓创新。

很多人希望加入张平香的团队,这让她很欣喜。张平香说:“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毫无保留地教。我希望年轻人能‘站’在我的肩膀上,超越我,取得更好的成绩。”

“80后”的她:平凡岗位成就中坚力量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十年学习,十年成长。“80后”的调温工孙世莉从“70后”的老师傅手中接过了责任与担当。

“都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我遇到了一个好班长、一个好师傅,让我喜欢上这份工作。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刚上班时,班长和师傅在讲工艺流程和调温操作规程时,年轻的孙世莉觉得他们真的很厉害,几个女同志能把那么大的炉室温度监控调节好,并能保证产品质量,确实很不容易。

从此,孙世莉开始努力学习调温知识。

“车间产品焙烧的最高温度是1240摄氏度。所有装有产品的炉室从室温开始加热到最高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完成焙烧,开始降温、出炉。调温岗位属于倒班制,一天二十四小时必须有人来调节温度,所以也要上夜班。”孙世莉虽然用简短的几句话就概括了焙烧调温工序,但每天和这些庞大的设备接触,却是很辛苦的。

孙世莉说自己虽然不聪明但愿意坚持。牢记责任,不仅让孙世莉成长不少,也让她在工作中收获了快乐。

2020年至2021年,炉室陆续更换相关零部件,温度难以调控。这可愁坏了孙世莉和她的班组成员。她们每天拿着负压表,不停地测定、不停地实验。同时,组织班组成员开展精细化讨论,邀请分厂总工艺与车间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提出问题,制定措施,总结经验。最终,该项难题得到了解决,她带领班组人员完成了分厂下发的各项指标。

孙世莉是方大炭素众多“80后”员工的一个缩影。三十而立的她们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90后”的她:致敬前辈 青春逐梦

“前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技术工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她们是我前行的目标。”2020年8月,师霞蓉来到方大炭素,成为石墨化厂一名电气技术员。

很快,师霞蓉就适应了工作,并且小有成绩。日常工作中的检查有了重点和方向,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一些隐患,设备出现故障时也有了自己的解决思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参与完成多个大修项目,并且通过增设相关系统为公司降本增效数万元。

从刚开始面对工作时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得心应手,这名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女生不仅有工科生的严谨与认真,也有着与她年龄段相适应的青春与活力。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上的各种知识,对于其它方面也有所涉及。因为一些资料的上报需要实物图,我就自学CAD绘制以及相关软件。”师霞蓉说,自己很幸运,在最适合奋斗的年纪遇到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前辈们。

师霞蓉坚信,方大炭素是自己梦想启航的地方。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将立足本职,从工作实际中挖掘设备革新的金点子,虚心向老师傅们请教,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人的选择。“70后”的张平香、“80后”的孙世莉、“90后”的师霞蓉是新时代技术工人的典型代表。她们扎根方大这片沃土,坚守初心、昂扬奋进,争做一名合格的“大国工匠”。

新闻推荐

省属企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省政府国资委3月14日召开省属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对省属企业疫情防控和经...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