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跑出加速度实现新突破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牛占虎 通讯员 令望海
“力争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7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50000元、35000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80%。”为实现“新突破”奋斗目标,红古区提出从五方面发力,打造“五区”发展蓝图,跑出红古“加速度”。
通过推动工业提质扩量,精准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做大做强高端炭素、有色冶金等“七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清洁能源、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百亿级工业园区和2—3个支柱产业集群,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深入实施农业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壮大、川台一体开发、乡村工匠培育四大工程,走出一条精致高端、绿色循环、农旅融合的发展新路子,实现农业增加值5亿元。同时,加快商贸提速发展,培育现代物流、养老托育等新兴业态,推动现代服务业向品质化多样化升级,打造兰西城市群商贸物流、旅游驿站新高地,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0亿元以上。
推动主城区东扩、南区提升、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建设绿色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高标准推进窑街发展,以兰州碳中和能化共轨示范园项目为引领,加快构建“一心、一带、两轴、六片区、多节点”功能布局,全力以赴做好拆危治乱、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重点工作,努力实现窑街全面振兴。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加快平安产业强镇、花庄农业兴镇、红古农旅旺镇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风貌示范片区,建成一批“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城乡融合示范镇村。
加快财税金融、国资国企等各领域改革,完善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市场主体数量和体量逆势增长,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宝方“5G+工业互联网”等一批科技引领项目,打造西北科技创新示范区。深入推进港区联动、区区融合战略,用好兰州国际陆港商贸会展、西部再生资源信息交易等开放平台,外贸交易额达110亿元,开放水平和能力保持西部领先。同时,在推进一体发展方面,与民和县建立协调层、执行层贯通合作机制,协同布局产业、交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推动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和甘青区域合作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迈上更高台阶。
在持续提升蓝天获得感方面,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进燃煤、冶金等重点行业低碳改造,抓好重点污染源综合治理,单位GDP碳排放量下降3.24%,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0%以上。严格落实河长责任制,加强湟水—大通河流域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开展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及河洪道整治攻坚,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流域断面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面推行林长制,探索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完成国土绿化2万亩,受污染土壤治理率100%,森林覆盖率达19%。持续提升绿色生活幸福感。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推进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出行,让绿色生活在红古大地蔚然成风。
红古区在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方面,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5%以内,筑牢人民共同富裕坚实基础。落实“双减”政策,统筹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产学融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爱国卫生运动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常态长效抓好疫情防控,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文化阵地建设、人才培养和产业培育,“一核三带”旅游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同时,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不断完善“社工委”运行机制,持续增强社会风险、疫情风险和灾害风险应急处置能力,让群众有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讯《甘肃工人报》是省总工会的机关报,是反映甘肃省工会工作和全省工运事业发展动态的报纸,是各级工会交流工作进展、促...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