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挺起西北钢铁工业的脊梁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建设发展综述

甘肃日报 2021-06-17 03:34 大字

1986年5月1日,酒钢第一条高速线材轧钢工程开工仪式现场。(资料图)

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轧厂生产场景。(资料图)

酒钢集团新貌。本版图片由酒钢集团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

1958年,酒泉钢铁公司成立。自此,在西北茫茫戈壁上,崛起了新中国继鞍钢、武钢、包钢之后规划建设的第四个钢铁工业基地——酒泉钢铁工业基地。

60多年来,酒钢伴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艰难中奋起,坚定中前行,发展成为西北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酒钢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府国资委有关国企改革的部署安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企业动力活力持续增强、运营质量效率显著提升、改革发展潜力不断激活,推动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截至目前,酒钢钢铁产能突破千万吨,主体生产装备基本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至2020年末,酒钢资产规模超过11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141亿元。初步形成钢铁、有色、电力能源、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六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在奋斗中创业

时间的刻度,记录着前进的足迹。

1958年,酒钢按年产钢200万吨的规模开始建设。

酒泉至嘉峪关的建设工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拧成一股绳,憋足一口气,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的生活条件,拉开了艰苦创业的序幕。

到1959年底,酒钢基本建成了附属企业基地、氧气站、金属结构厂、施工用水用电设施和铁路等生产辅助设施;

至1960年末,酒钢完成一号高炉结构工程以及镜铁山矿露天采矿山体大爆破、部分井巷掘进工程等主体建设工程;建成生活基地建设工程等26万平方米。

前进的道路总是布满荆棘。1960年至1970年,受各种因素影响,酒钢建设几经规模调整,历经坎坷,经历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

1970年,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5个单位,先后加入支援酒钢建设的行列,酒钢建设进入新的高潮。

这一年,酒钢建设盛况空前,建设成果丰硕:镜铁山矿石出矿、下山;水源工程投产供水;热电厂一机一炉投产;焦化厂一号焦炉投入生产……

更令人振奋的是,1970年9月30日凌晨1时40分,一号高炉炼出第一炉铁水。

至此,承载着酒钢数万人理想和希望的高炉终于出铁了。

在共和国钢铁强国的激情梦想中,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踏平荒凉,一朵朵焊花飞溅闪光……酒钢这座诞生在甘肃河西走廊上的钢铁基地,走过艰辛,见证奋斗,汇聚无数建设者们的智慧和汗水,为新中国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在改革中发展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响了发展的号角,酒钢进入了新的起跑线、面临着新的机遇。

然而,此时的酒钢,在1970年出铁后,就逐渐落入建设规模缩小、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徘徊不前、高炉配套缓慢、企业连年亏损的低谷。

困顿则思变,思则有灼见。面对改革开放的浪潮,酒钢人经过认真反思,决定放下“大企业”的架子,走分步建设、逐步配套、滚动发展的路子。

1980年,嘉峪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决定市政与酒钢分设建制,不再实行“政企合一”体制。

1983年,酒钢炼钢连铸工程进入全面建设。当年底,酒钢生铁产量首次完成50万吨,全年减亏918万元。

1985年,酒钢转炉炼出了第一炉钢水。在炼钢投产的当年,酒钢实现扭亏为盈,年底实现利润1000万元。

1988年,酒钢高速线材生产线建成投产,标志着酒钢真正形成了铁、钢、材完整配套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向钢铁联合企业的转变。

自此,酒钢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92年,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酒钢为首批推向市场的试点企业。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酒钢再一次面临挑战。

用市场经济的“药方”来“治理”企业。1993年,酒钢推出《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企业改革总体方案》,进行以劳动、人事和工资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深化改革和建设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1994年,酒钢作为唯一发起人和集团核心企业,发起并组建了“酒泉钢铁(集团)公司”。

此后,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酒钢集团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企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劳动、人事和工资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增加,为酒钢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九五”时期以后,钢铁企业竞争加剧,钢材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冶金行业效益普遍下滑,多数钢铁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如何谋求进一步发展?酒钢集团领导层清醒地意识到:没有改革,处在酒钢集团这种区位和环境下的企业,根本不可能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1997年,酒钢集团提出以“效益决定分配”的原则,对长期以来沿用的旧工资制度进行改革,收入开始呈梯次结构,并且开始向高管理、高技术、高效益岗位倾斜。

在分配制度改革的同时,酒钢集团开始破除过去“统招统分”的单一用工体制,建立了多元用工新机制。在干部人事制度上,形成干部选拔和聘用透明、规范,使用和考核严格、公开,进出有序。

在干部制度、用工制度、工资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酒钢集团开始对企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对部分非钢铁产业进行剥离、改制、调整、重组,同时继续撤并机构,重新调整管理职能。经过改革,职工总人数由最高时的4.57万人精简到2.8万人。

此次改革内容涉及之多、改革力度之大,在酒钢历史上是空前的。

从做强钢铁主业到多元产业并举,从碳钢到不锈钢,从技术引进到产品研发……酒钢集团改革的“触角”伸向产业、产品、销售、科技等各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酒钢集团开始探索现代股份制企业发展道路,以钢铁主业中的炼铁、炼钢和高速线材厂的资产投资入股,设立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2月20日,“酒钢宏兴”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

经过数十年的改革,酒钢集团的成绩有目共睹。

地处西北内陆欠发达地区,不靠海、不沿江,远离经济要素聚集区,用规模效益挺起西北钢铁的脊梁。

承受钢企无形竞争和规模扩张的巨大压力,面对日益凸显的产能、资源、结构方面的矛盾,酒钢集团锐意进取的脚步稳健而有力……

在转型中突破

钢铁、铝业、电力、农业、物流、制造六大板块收入、产值、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和主要产品产量全面完成目标进度,生产经营全面飘红……

今年酒钢集团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议传来的喜讯,让身处原燃料价格上涨、采购成本上升、资源供应链脆弱等不利环境因素中的酒钢为之振奋。

面对宏观经济下行,钢铁行业经营形势日趋严峻,酒钢集团何以“逆势而行”,实现“开门红”?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十三五”时期,酒钢集团上下凝聚起改革的共识,汇集起改革激情,坚持在转型发展中谋求企业发展新机遇,推动企业走上专业化、特色化、高质化发展之路。

这一时期,酒钢集团在做强做精钢铁主业的同时,做优做活有色产业,培育形成电力能源产业经济可靠运行、装备制造产业特色产品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的六大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三五”期间,酒钢集团技术创新全面发力,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形成了一批优势产品,应用领域不断向专业化方向拓展,极大地促进了产品优化升级,市场竞争能力逐步提升。

碳钢产品方面,酒钢集团铝电系列用钢持续优化,不断开拓新疆、青海、甘肃用户;打通了高锰无磁钢生产工艺流程,产品在国内变压器制造企业得到应用;热镀锌铝镁产品、冷轧高强钢得到用户的肯定。

不锈钢产品方面,酒钢集团核用不锈钢成功应用于国内多家核电站和巴基斯坦核电站建设;S316Li超纯净抗电磁屏蔽奥氏体不锈钢磁导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205双相不锈钢荣获2017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非钢产品研发方面,酒钢集团8011合金铝箔坯料、LED节能灯用材、医药用复合铝箔坯料成功诞生,风电轮毂等一系列新品拓展了结构,采用砂型3D打印技术试制了铰刀、高压水泵叶轮等产品,乳业形成生态原鲜奶等6个系列产品,紫轩酒业葡萄酒品种增至100多种。

……

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发展必由之路。“十三五”期间,酒钢集团不断加大信息化改造力度,积极打造企业公共信息化平台、专业信息化平台、生产应用系统,为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已建成覆盖集团本部、矿山及所有异地分支机构在线终端设备1万余个的庞大计算机网络。

同时,酒钢集团科技管理平台、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系统、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及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相继建成,并在各业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运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特别是炼铁大数据智能互联平台建设项目的建成投用,炼铁大数据系统原燃料智能化料场管理系统、大宗燃料物流仓储管控系统、铝电解生产信息管理和控制一体化系统等一系列生产应用系统的上线,开启了酒钢集团大数据炼铁时代。

酒钢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高炉大数据智能互联平台实现了对高炉运行状态的实时自动分析诊断、预警,并将高炉监测数据、模型分析等信息推送至现场操作人员的手机、PC电脑终端,可以为高炉操作人员提供安全预警、物料及能量利用、生产管理等实用功能,确保高炉操作的安全性。

在着力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同时,酒钢集团不断加大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升级,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酒钢集团开展了各产业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噪声污染治理,系统推进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有效运行环保设施,实现各产业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

在节能降耗方面,酒钢集团加强能源使用过程管控,坚持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并重,促进集团公司整体能耗下降。其中,酒钢(集团)宏兴股份公司积极引进应用节能新技术,持续推进节能降耗,工业增加值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全部完成进度目标。东兴铝业公司通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发电权置换消纳新能源等措施,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0%。

如今,酒钢宏晟电热公司300MW以上机组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焦化厂酚氰废水达标处理回用项目实现废水100%回用、东兴铝业公司入选甘肃省第一批绿色工厂、镜铁山矿获得“绿色矿山”认证……

酒钢集团负责人表示,未来,酒钢集团计划重点实施钢铁产业1、2号焦炉优化升级,1—3号烧结机优化升级,炼轧工艺装备升级等百余项“三化”改造项目,为企业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稳健发展形成重要支撑。

路漫漫其修远兮。“十四五”已经启航,立足新发展阶段,面临更为艰巨的改革发展之路,酒钢集团已经明确了方向: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聚焦“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一条主线,做强做精钢铁产业,做优做活有色产业,培育形成电力能源产业经济可靠运行、装备制造产业特色产品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记者手记

奋力前进中的酒钢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

酒钢,一个与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名字。

1958年建厂;1970年产出第一炉铁水;1985年炼出第一炉钢水;1988年,高速线材吐丝;2013年,钢铁主业实现整体上市……六十多年来,酒钢走过了艰辛,历经了磨难,诠释了希望,见证了奋斗。顽强拼搏的酒钢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铭刻下了一个又一个值得他们永远铭记的奋斗印记,将一座现代化的钢铁企业耸立在广袤的戈壁之上。

进入新时期以来,酒钢改革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歇。从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到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酒钢人始终坚持在改革中发展,在探索中进步,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十四五”已经启航,酒钢前进的脚步更为坚定,开拓创新的信心更足,深化改革的措施力度也将更大,酒钢人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做优做强主导产业,相关多元协同发展”战略布局,奋力书写酒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新闻推荐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甘肃赛区开赛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胡旺弟)6月16日,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甘肃赛区开赛式在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