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养猪故事 ——甘肃农担为陇原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案例之二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郭红珍这两年多了一门“亲戚”。自从认下了这门“亲戚”,这位48岁的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村民养猪再不糟心了,进而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老郭的这门“亲戚”,就是甘肃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天水运营中心。
改变,源自一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农业贷款业务。源于这笔助农资金,老郭的养猪场从400多平方米的简易猪棚发展到10座现代化猪舍;从存栏400头生猪到年出栏6000头育肥猪……老郭多年紧锁的眉头舒展了,逢人就说:“多亏了‘农担’像帮衬亲戚一样,在关键时刻拉扯了我一把,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效益初显 养猪场反要搬迁
2002年,看着无论是生猪价格还是饲料价格都相对稳定,郭红珍决定养猪。经过10年发展,他的养猪场存栏规模达到400头左右。按老郭的话说,“当时虽然一直是小打小闹,但也赚了钱,日子过得还是很舒心的。”
变故始于2012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郭的养猪场旁边从当年无人关注的空地,逐渐发展成了一片住户区。瞅着近在咫尺的养猪场,附近住户抱怨声四起,麦积区环保局和镇政府多次找到老郭,要求进行整改。
养猪场环评不达标,必须易地重建!搬迁重建时,又赶上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养猪成了赔钱的营生。
“屋漏偏逢连阴雨。”老郭的三个合伙人临阵掣肘,给老郭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新的猪舍还没完工,更要命的是饲料库存也不多了,几百头猪连吃都成了大问题。
“那会儿真是兜比脸还干净呢!”老郭自嘲地说,他所有的积蓄,都花在猪舍的前期建设以及配套设施的购置上了。“真太难了,眼看着饲料减量供应后,猪一天天的掉膘,急得我嘴上直起泡。”
这时,很多人善意地劝老郭:“算了吧,再别干了!抓紧把手头的猪卖了,还能捞回点本钱呢。再犹豫下去,可就真赔个精光了。”
“那时候也寻思过,可是一想到卖了那些猪,虽然损失会降低很多,但是十年的付出也就付之东流了。”老郭说,“我还是有些不甘心,卖掉养猪场是一条绝路。我总觉得市场行情会好起来的,咬咬牙、坚持一下,情况应该不会太糟糕吧!”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上海讯(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尚克臻)6月6日至9日,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欧阳坚在上海学习考察时强调,学习先进经验,精准...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