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军阀马腾解析② 难成大器的诸侯
文/宋延坤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五月,身在邺城的马腾(字寿成)和三族被曹操杀害,至此,这位响当当的人物告别了历史舞台。英雄豪杰告别的方式有很多,为什么马腾会以引颈待戮的这种形式,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
游戏中的马腾形象
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即古凉州)的国宝级文物——东汉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
遭遇三位大忽悠,马腾入朝任职
在《最悲不过锦马超》(本报2018年7月27日13版)一文中,我们就对马腾之死有过介绍:公元208年,马腾带着族人入朝当官。公元211年三月,马超联合韩遂等人起兵进攻曹操。公元212年五月,马腾和自己的三族被曹操杀害。
从这几件事发生的时间节点来看,马超起兵反曹是导致父亲和族人被杀的直接原因,而马腾当初前往朝廷任职,则为自己和族人丢失性命打好了铺垫。那么,为什么马腾不在自己的地盘上好好待着,非得去朝廷当官,这不等于把自己和族人往火坑里推吗?
这件事还是得从他和韩遂之间的矛盾说起:在《三国演义》中,马腾和韩遂是一对形象很正面的“搭档”,可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俩人的关系却是时好时坏。好到什么程度?两个人是结拜兄弟,经常合兵对抗强敌。坏到什么程度?两人互相攻杀,韩遂甚至还杀害了马腾的老婆和孩子。在两人的“蜜月期”时,马腾和韩遂这对结义兄弟的感情看起来比亲兄弟还亲,不过,这种虚假的塑料友情很快就走到了尽头。因为两人的部下经常发生冲突,这哥俩立刻放下了兄弟之情,直接变成了仇敌,相互之间的战争也为此持续了很多年。
公元208年,因为在交战中渐渐落于下风的缘故,马腾心中有了寻求靠山的想法。而出于维护后方稳定的考虑,大书法家钟繇和另外一位书法家韦诞的父亲韦端,在曹操的安排下前去当说客。在两位书法家的联手“忽悠下”,马腾和韩遂暂时停止了互相的攻杀,这样的结局按说也不错了,可仍然没有达到曹操理想的效果。
于是,曹操又派出了张既这个大忽悠。经过张既的一番劝说,马腾终究答应了前往朝廷为官的邀请,带着族人来到邺城,而他的部队也转交给儿子马超统领。来到朝廷后,马腾被封为了九卿之一的卫尉,算是正式开启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同时,他的长子马超被封为偏将军,次子马休为奉车都尉,三子马铁为骑都尉。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曹操曾经也想忽悠韩遂前来朝廷任职,不过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
无论是钟繇、韦端还是张既,都肯定不是真心为了自己好,马腾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在笔者看来,常年征战的他不可能不明白,他也肯定不想去朝廷,因为他这种人一旦放弃自己的兵马、带上家人去找曹操,就等于一只被拔掉了爪牙的老虎,随时随地都会成为曹操案板上的一块肉。不过,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让他不得不去朝廷:其一,保全自己;其二,偿还人情;其三,难以抗曹。
马寿成太过天真,目的难以实现
这三个方面具体又是指的什么,马腾前往朝廷任职后,是否又都实现了自己希望达到的目的呢?
简单来说,“保全自己”就是马腾想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曾经和自己义结金兰的好兄弟韩遂,如今已经把脸皮撕到了极限,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综合各方面的史料来看,这个时候的马腾已经在连年的战争中陷入被动,自己苦心经营大半生积攒下的家底,尤其是兵马,眼瞅着就要被消耗干净,自己和族人的性命估计也难保,所以,马腾必须得通过让自己和族人充当“人质”、让儿子马超统领自己兵马的方式来保全实力。只有这样,曹操才会信任并担当自己的靠山,而韩遂也会因为惧怕曹操的原因,不会对自己赶尽杀绝。
马腾这样安排,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不过,在笔者看来,马腾犯下了一个认识方面的严重错误:无论是他还是韩遂的生死,对最终想实现吃掉凉州目的的曹操来说都无所谓,曹操之所以要当这两个人的和事佬,不是因为同情心,而是不想看着韩遂或马腾中的任何一人独大。曹操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让两个人的对抗继续存在下去,两个人相持时间越久,对曹操就越有利。
“偿还人情”则是马腾为了报答曹操,因为如果没有曹操的安排,马腾或许已经被韩遂消灭了。因为曹操的及时出手,马腾不仅得以保全自己和族人的身家性命,也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不过,在笔者看来,马腾如果这样想,也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如果想报答曹操,还可以采取安排直系亲属前往京城充当人质、割让城池、支援战马(凉州盛产上等战马)等战略物资、出兵参与曹操军事行动等方式,如果这样做的话,马腾也可以和曹操之间建立一个相对稳固的结盟关系,想来韩遂也未必敢轻举妄动。
“难以抗曹”这个因素也非常关键,因为这个时候的曹操实力太过强大,而马腾的实力和人家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等着被消灭吗?以马腾当时的处境来看,他主动放低姿态去朝廷当官并被曹操“圈养”起来,把兵马留给儿子,看起来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智谋不足缺人才,终究有心无力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但凡是从凉州一带起家的诸侯,包括董卓、吕布、李傕、郭汜和马腾等人,虽然一度是“流量明星”,可总是无法笑到最后。那么,和曹操、刘备与孙权等人相比,马腾这种人到底差在了哪里?
第一,智慧不足。马腾这种盘踞在凉州、雍州的诸侯,都有什么特别之处?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些人多是作战能力强但智慧不足的军阀大老粗。有这种印象并不奇怪,因为朝廷对于这种偏远地区重要职务的任命,优先考虑的就是这种人,因为这种人尽管手握重兵但好控制。所以,就算这种人一时出尽了风头,却往往因为智慧不足而无法设计出科学的发展路线,并渐渐走向了灭亡。董卓、李傕、郭汜等人明明掌握了朝廷,却无法把事业做大做强,就是这个原因。
还有一些细节可以让我们看出这些人“有勇无谋”的缺点,那就是在这个地区的诸侯军阀之间的关系。这些人可以因为外部势力的入侵迅速结成联盟,也会因为各自的丁点儿利益而拔刀相向。韩遂连自己结拜兄弟的老婆孩子都下得去手,马超连韩遂这样的仇家都能结盟,带着平叛目的出征的马腾见老板死后立刻转身投靠叛贼,这些人可以经常在“叛贼”和“忠臣”之间来回转换身份。这就是马腾等西凉诸侯们的嘴脸,见利忘义的投机份子,根本就不是办大事的材料。
要说马腾一点儿脑子都没有,似乎也不够客观。因为《后汉书·董卓传》里虽然说马腾在三辅地区作乱时祸害老百姓,可在《典略》里,马腾在三辅地区时却是积极防范入侵而来的各方贼寇,救助生活困苦的老百姓,深受当地人的拥戴。如果这个方面的内容值得信任,那说明马腾多少还算有点儿智慧。
第二,人才匮乏。和南京一样,凉州也有一个“六朝古都”的名号,因为这里曾经是古代中国的第三大城市,还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和六谷吐蕃政权的都城。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凉州距离长安比较近,但仍处在偏远地区,距离政治、经济、文化更加繁荣的中原地区太过遥远。在笔者看来,也正是因为地理区位上的劣势太过明显,马腾这种凉州军阀难以招揽足够多的人才为自己效力。想想也不难理解,对于那些有才华且想干出一番事业的士人来说,谁愿意憋在偏远贫困地区混日子?谁不知道大城市的机会更多,待遇更好,小日子过得更舒坦?
当然,马腾应该知道自己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上的问题,因为《典略》里还说,马腾对待士人群体很优待,还积极向朝廷推荐人才。不过,他的出身、实力和地盘,终究吸引不来一流甚至是普通的谋士,而身边没有这些人的辅助,他这样的凉州军阀也没有了持续发展下去的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3月26日晚,黄河之滨,陇韵悠扬。“建党百年·春绿陇原”百部百场文艺展演暨省直九大...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