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牛诗牛画咏牛魂

西安日报 2021-01-30 04:02 大字

诗人画家留下牛主题作品,博物馆也有三彩牛的身影。(尚洪涛 摄)

○白来勤

古往今来,咏牛的诗词很多。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在《耕牛》中赞道:“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朝耕及露下,暮耕镰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睆彼天上星,空名岂余匹。”诗中把耕牛的无私奉献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明代诗人高启也在仿乐府诗《牧牛词》中写道:“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生动描绘了两个天真牧童共同放牧嬉戏、与牛为伴的生动画面。

牛,敦厚勤劳,温驯善良,农耕文明离不开它。自古以来,牛就深受人们喜爱和尊敬,人们常把辛辛苦苦、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人称“老黄牛”;比喻敢作敢为的年轻人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已成为很多有奉献精神者的座右铭。广为流传和征引的名句“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常被误以为是古诗,其实出自当代诗人臧克家的《老黄牛》,前两句是“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后两句还有两种提法,其一是“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其二是“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意思是一样的,诗人用不辞辛苦、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老黄牛形象,赞美劳动人民无惧年龄、志在千里、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

从古至今,不仅诗人赞美牛,画家也喜欢泼墨画牛,甚至以牛为友、以牛为师,绘出牛的神韵和风骨。李可染是齐白石的弟子、杰出的画家,他擅长画山水,特别喜欢画牛,留下了许多以牛为题材的画作。据说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他曾客居重庆郊区金刚坡下的一农户家中,住处紧邻牛棚。他看到那只水牛白天被牵出去耕地,很晚才被牵回家休息,得知它长年累月埋头苦干、鞠躬尽瘁而毫无怨言,遂起敬意。于是,他走近观其外形,更觉朴实无华。自此,他开始以这位牛邻居为模特儿,用水墨勾勒画出牛的风采。他在画好的一幅《五牛图》上题跋赞曰:“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而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皮毛骨角无不有用,形容无华,气宇轩宏,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倦写之。”李可染以牛勤劳和牺牲精神自勉,晚年将其画室取名“师牛堂”。据说他谈到这个画室堂号曾深有感触,认为牛给予人类的多、取之人类的少,人人都应该学此精神,埋头苦干,多给少取;其情之殷,其意之重,其心之切,溢于言表。

著名画家吴作人,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曾深入到青海、甘肃等地区旅行写生,感受了川西高原和沙漠地带的雄浑风光,看到牦牛在当地是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当地人民群众对牦牛有着深厚感情。于是,他用中国画来画牦牛,画出了不少形态各异、情致迥然的牦牛。他以简练猛劲的笔力,不仅再现了牦牛粗犷的形神特征,而且赋予牦牛一种雄健、坚韧的艺术魅力。

中国画坛流传着一句话:“黄胄的驴,汪观清的牛,总是让人看不够。”这里提到的擅长画牛的艺术家汪观清,笔名就为“耕牛莘堂主”。他出版的画册中有一本《怎样画牛》。他几十年如一日喜欢画牛。据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他和牛朝夕相处,给牛搔痒,逗牛戏耍,观察牛的行动姿态、习性爱好,并亲手摸遍了牛的骨架,久而久之,他不仅成了牛的朋友,还成了“牛专家”,笔下的牛自然就活了起来。早在1985年那个牛年的春节,在承载拓荒牛精神的深圳,就举办过他的个人牛画主题展;其中有一幅《百牛图》,可谓气势恢宏,各种牛形态各异、情趣盎然,使看画之人仿佛置身牛群之中。之后的每一个牛年,画家都要用牛的艺术作品或者牛主题画展来表达对牛的钟爱、传递牛的精神。已经90岁高龄的画家,今年又用一个大型铜雕牛的新作品,来迎接辛丑牛年。

牛是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的象征,深得国人喜爱,历代艺术家都在用牛诗牛画咏牛魂。农历辛丑牛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人们憧憬着新的一年能够弘扬牛精神,迎接一个牛气冲天的牛年。

新闻推荐

中国成功研制出滑坡仪和智能预警系统 有效预警15起地灾

央视新闻1月29日消息,记者从今天(29日)召开的全国地质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