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二O职工科创这一年 畅通通道,期待一线创新“华丽升级”(下)
二O二O职工科创这一年——
畅通通道,期待一线创新“华丽升级”(下)
铺设“立交桥”,工人也能成工程师
在鞍钢集团试点“双师制”后,拥有一大批创新成果的钳工技师刘铁有了另一重身份——工程师。2020年5月,他又被评为第二批9名“鞍钢工匠”之一,享受厂级副职待遇,“有里有面儿”。这让他感慨颇深:“当工人同样有发展、有出息。”
长期以来,我国对“蓝领”和“白领”执行两套不同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前者按照五级技工的等级认定,后者沿用专业技术职称体系,二者互不相通。优秀的技术工人,即使水平再高、能力再强,也很难跻身管理层或者技术人员行列。这种备受诟病的“天花板”现象,今后或将成为历史。在过去的一年里,越来越多的地方、企业在积极进行打破职工身份界限的探索和实践,破除藩篱,铺设“立交桥”,一大批高技能工人打破了职场“天花板”,实现了技术职称的“华丽升级”。
针对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从2018年起,我国开始推动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贯通的改革。人社部在工程技术领域试点开展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之间的贯通。截至2019年末,全国已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有1826名高技能人才取得了相应职称,实现了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贯通。2020年,更多省份正在实施,为技能人才构建更畅通的职业发展渠道。
一些企业正在技师与工程师之间架起“立交桥”,让“双师”实现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中车戚墅堰所铸造技术工程部的张剑云凭借出色的成绩,评上了高级技师,但是,他曾经为自己的“身份”苦恼,“以前,别人喊我‘张工’的时候,我都低着头,因为我只是个铸造工人。”2019年,中车戚墅堰所实行“产改”,打通技师与工程师的职业发展通道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经过评审答辩,张剑云评上了铸造工程师,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张工”。
很多技术工人取得高级技师后就失去了前行动力,因为这几乎是他所能获得的职业能力评价的“顶点”。按照原来的办法,从高级技师到工程师几乎是“平行线”,即便“有路可走”,因为两条通道对人才评价的要求不同,技能人才申报职称,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学历、资历、论文等卡住,能够走通的人寥寥无几。
自前年开始,山东青岛高级工、高级技师可直接申报工程师、高工,职称、职业技能实现“贯通互评”。评审过程中,不看论文看实际业绩,把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评定作为重点。长期坚守在钢筋加工生产一线、从事质检员工作的技术工人宋强没有大学文凭,也没有发表论文,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获评高工后,直言“不敢相信”。
评上工程师,对于产业工人的发展来说只是其中一步。受传统科研体制模式影响,过去科技人员与技术工人有着明显的身份界限,做科研、搞技术很难与技术工人有缘。在一些地方的试点中,产业工人主持科研项目的制度身份界限也被打破了。如中车戚墅堰所将产业工人纳入科研立项范围,在科学技术、管理创新、质量攻关等奖项中,专门设置了“产业工人组”序列。仅2020年,由产业工人主持的科研项目就有5项,参与项目超过100项。
晋升空间更广了,随之而来的是待遇跟得上,有激励才有动力。有些企业为高技能人才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和年资工资制度,试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和股权期权激励,鼓励各类企业设立特聘岗位津贴等,参照高级管理人员标准落实经济待遇等,打破了产业工人上升通道窄、待遇相对低等不利于自身发展的瓶颈。
去年12月,广大职工还迎来一个好消息:人社部表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近期将要下发,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贯通的领域将进一步延展。
破除职工身份基本固化藩篱,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际推行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阻力。如有的中小型企业不太注重技能人才培养,更不会积极推动技能人才参评专业技术职称,有的职工遇到“评而不聘”的拦路虎等。
地方、企业要多想办法少找借口,为高技能职工打破身份藩篱,提升职工待遇。如此,对产业工人、技术人员的个体发展,对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技术人才的培育和储备,都大有助益。
登上“金字塔尖”,工人当“教授”不是传说
2020年12月,经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评审专家组评审通过,天水华天电子集团生产一线高级技术主管张自飞获得正高级工程师资格,成为甘肃省评出的第二位名副其实的“工人教授”。
甘肃省开辟人才评价绿色通道,明确“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对特殊人才实行特殊评价”,疏通了一线技术工人参评“教授级高工”的通道。在特殊人才评审会现场,张自飞面对专家围绕专业、技术、创新、实践和经济贡献等各方面提出的一系列“尖锐提问”,从容地摆出近年来获奖、鉴定、效益、专利等证明材料60份,其中包括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评审专家不由地感叹:“真的有实力!”这样的场景,不仅让技能人才展示了真才实学,而且是对束缚人才“常规”的批评和突破。
国家对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已经起步,一系列重要突破,都是为技能人才成长铺路、架梯。在过去一年,不少地方在畅通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打破技术工人成长“天花板”方面,做出一系列政策机制突破。
去年7月,山东在全省已备案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企业中,试行设立特级技师岗位,与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到了11月,该省又明确,获得企业特级技师证书并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高级技师,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的正高级工程师,高技能领军人才,如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大国工匠”等可直接申报正高级工程师。
辽宁省则提出,要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如“辽宁工匠”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评委会评审,可直接获得正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
2020年初,武汉评选出23名“武汉工匠”人选。该市政府除给予30万元重奖外,还给予直接申报正高级职称评审;鼓励企业推行“武汉工匠”年薪制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设立特聘岗位津贴、带徒津贴等。不少地方技能人才“金字塔”梯次人才培育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队伍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围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一些地方和企业还出台了许多办法,比如设立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制度,对部分高技能人才试行年薪制、探索股权激励、遴选“工人教授”“技能专家”,开展各类工匠表彰活动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但是,在职称资格评审上,仍然存在不少壁垒,而这恰恰是更应被关注的,更能决定优秀技能人才的身份、地位、待遇,也更能激励一线技术工人。在实践过程中,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贯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的多项政策,在一些地方遭遇“卡壳”落地难,不少大国工匠都难以获评相应职称。
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符合破格申报的条件,在申报正高级工程师职称时,其所在企业负责人却说:“公司技术人员都没有正高级,不建议你报。”
去年两会期间,有多位一线代表委员表示,有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考评职业资格很容易,反过来就很难;在有些地区、行业和企业,高技能人才评职称依然困难。
激励更多一线技术工人成为“工人教授”,助力“中国制造”,还需要再加把劲儿。目前很多地方出台的是指导性文件,缺乏约束力,有的大国工匠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发文,增强文件强制性,与此同时建立督导、考核机制,以跟踪相关政策文件落地情况。
可见,地方和企业层面还需要出台更多落实措施,进一步细化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政策,放宽限制条件,打破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的壁垒,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合,使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贯通”“互评”能有更多操作性和普惠性。
从技术工人到“工人教授”,不仅是对大国工匠的肯定与认可,也树立了鲜明的人才评价导向和用人导向,对所有一线工人产生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效应。对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大国工匠而言,评职称的意义在于给技术工人一个看得见的发展途径,真正让他们感到职业生涯的前途广阔,只要凭技能、靠本事、善创新,就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和通道。新华网
新闻推荐
确保每一袋面粉都是放心粉——甘肃红太阳面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见闻记者孙丽娟于芳传统印象中,面粉厂的空气里总...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