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甘肃将构建全国示范的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
推进大型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工程项目建设,构建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形成全国示范。”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甘肃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鲍文中在解读该《意见》时如是表示。
这也是1月6日“甘霖-I”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在甘肃金昌成功首飞后,甘肃气象部门首次提出了推进大型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的雄心壮志。
鲍文中介绍,甘肃地形复杂、地质条件特殊,气象灾害复杂多样,每年因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认可下,甘肃省气象工作进入新的发展历程,服务领域由防灾减灾向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农业发展等全方位发展并取得显著服务成效。该《意见》锚定2035年气象工作的发展目标,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尤其是“十四五”期间气象工作的定位、发展方向、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部门职责分工等,为气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鲍文中表示,根据该《意见》,甘肃气象部门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进一步提升气象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构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构建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甘肃将构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保障重大农业战略实施全力服务联合开展农业保险天气指数研究,开展气候标志认证,助推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围绕全省农业产业布局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发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推动建立集天气、气候、气候变化服务于一体、覆盖关键农事活动全过程的跟踪服务机制。开展重大气象灾害、作物病虫害预防等农业气象新技术研究。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研究,提升突发大气污染事件气象应急响应能力。
在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方面,甘肃将加强重要生态系统气象保障服务。提升气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能力,围绕祁连山国家公园、黄河流域上游水源涵养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生态气象监测、生态风险气象预警、生态经济气象支撑、生态治理气象服务,建立健全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科学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和突发环境事件气象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在构建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方面,甘肃将优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保障机制。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的领导和协调,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增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能力。开展云水资源评估、作业条件分析和效益评价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推进祁连山地形云增雨(雪)试验基地建设。推进大型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工程项目建设,构建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形成全国示范。做好国家增雨作业飞机的管理使用和飞机增雨作业基地的运行保障。健全人工影响天气的安全监管。
鲍文中介绍,到2025年,基本建成系统完备、开放融合、创新协同,适应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0%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较“十三五”平均下降10%,全省气象整体实力保持西部领先,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和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处于全国前列,气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据每日甘肃网)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王云祥)1月13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去年全省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占年度计划目...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