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正当时 记国网甘肃经研院“陇电工匠”王仕俊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张喆
王仕俊,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陇电工匠”,也是一名国网甘肃经研院的普通专责。他严谨踏实、勤勉低调,努力让自己从单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向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复合型专业人员发展,做一名合格的“陇电工匠”。
自2010年参加工作开始,王仕俊默默地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投入到他所爱的电力事业中,用行动带动和影响着身边的人,诠释着新时代电力人。从河西750千伏变电站首次检修到甘肃省第一个330千伏智能变电站的开工建设,从75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到330千伏变电站智能改造工程……这些跨越着不同电压等级和难度的电力建设项目都有他的足迹。
2019年夏天,在河西阿克塞地区附近的戈壁滩上,王仕俊主持的科技项目“灌注桩基础性能提升”现场试验进入关键时期,试验所是整条线路中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处于地下水位仅一米五深的盐碱地中,每天伴随着刺鼻的气味和高达40℃的高温天气,几乎为零的湿度。了解王仕俊的人,对他的评价就是不惧困难,把困难当作成功的垫脚石,锲而不舍地克服困难。平时需要五六个人才能维持正常运转的试验,当时只有王仕俊和团队另外一个人。
戈壁滩上白天烈日炎炎,强烈的紫外线,像钢针一样扎在脸上,却连一处可以遮阳的地方都没有,几天下来,他这个西北人就成了“黑人”。最可怕的还是风沙,试验现场在戈壁深处,四周荒无人烟,寸草不生。大风起时,飞沙走石、昏天黑地。一天下来,鼻孔、嘴巴、耳朵、眉毛上全是沙子。
困难,对于强者是挑战。王仕俊暗下决心:一定要迎难而上,在戈壁深处留下勇者的足迹,在祁连山旁创造工匠的神奇!
钻机、泵车、振动锤成为了他每天代替电脑、钢笔的常用工具,塌落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成为了每天口中不断重复的名词,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精益求精的现场试验,他做到了在输电线路灌注桩基础上,降低配筋率20%以上的同时,将抗拉强度与延性提升30%以上。换句话说,在同样要求下,只需要8米的桩身就能够达到普通12米桩身的效果。
王仕俊说:“其实电力行业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轻松,每个岗位都饱含着电力人的艰苦和汗水。我很自豪在国家电网工作,他给了我力量,给了我舞台,我只有融入企业,与企业共命运时,才能实现我人生的价值!”
让无数的成果见证!见证他无私的奉献,忘我的实干,见证他对企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高度负责。让苍茫的戈壁见证!见证王仕俊和他的团队用心血、汗水抒写的成果!
近年来,他主持及参与科技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地厅级奖项30余项;以第一发明人申报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各国专利260余项,授权专利达到135项;发表中文核心、SCI/EI论文39篇,出版专著1部。
今年,他更是收获了英国、俄罗斯、塞尔维亚等五个国家29枚成果金奖、4枚银奖、6枚最佳创新奖以及国内唯一的一枚“达芬奇”发明奖。用王仕俊的话说,“科技创新的魅力在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越挫越勇,成功带给我的喜悦是不可比拟的。”
“工匠精神”不是一句口号,一直以来,王仕俊求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工程实践为目的。攻坚克难,戒骄戒躁,自我加压,面向一线,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培养了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团队。
平凡的工作成就崇高的事业,王仕俊说,“电力行业的工作平凡却不孤独,我有着一群与我一同奋进的同事,我会继续立足本岗,踏实工作,持之以恒地把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正是有了像王仕俊这样无数电网人的默默耕耘和顽强拼搏,才铸就了坚强的国家电网。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征途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精神,将积极激励着国家电网人开拓创新、再铸辉煌!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薛砚通讯员郭旭)近日,甘肃省首批自然资源市级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授牌仪式暨卫星数据应用培训...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