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薯”光照亮扶贫路

甘肃经济日报 2020-12-24 00:30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杨涛张炎平李承

深冬时节,在白银区武川乡新安村丰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秉政正带领村民们将收获的马铃薯进行分拣、装袋。与此同时,储存库前被硬化的道路上,一辆辆汽车来来往往,繁忙地运输这些丰收的果实。

“得益于人武部的大力支持,平整的水泥路修到了田间地头,使村集体经济成本大幅下降,发展马铃薯产业增收致富正当时,来年还要多种些。”苏秉政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新安村地处黄土高原,境内山峦绵延、交通不便,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为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缺乏产业有效支撑。

2016年,白银区人武部结对帮扶新安村时,村里有119户404人次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4年间,人武部先后通过结对帮扶、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帮扶、基础设施帮扶、保障帮扶等措施帮助新安村找到了合适的脱贫路径,并在2019年底实现整体摘帽。但摘帽后的新安村,部分家庭仍存在收入偏低、因病返贫的风险。为消除返贫风险,助力这些家庭增收致富,该人武部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摘帽的贫困家庭“扶上马,送一程”。2020年初,借助新安村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项目实施的东风,人武部帮助该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提供就业,实现合作社发展与带动贫困户脱贫双赢。然而在最近一次军地调研走访中,人武部领导发现,合作社马铃薯储存库与村道之间的道路及储存库前的空地未被硬化,导致马铃薯运输消耗量大,既浪费时间又增加了运输成本。

为改变这一现状,人武部再次投入22.1万元资金用于田间路硬化,并购置1台马铃薯收获机,打通了马铃薯运输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乡村两级还和合作社签订三方协议,明确道路及马铃薯收获机所有权归村集体,合作社每年向村上支付5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田间路变成了村民的致富路,不但提高了马铃薯的收获效率,而且通过土地流转及提供劳动岗位使每户每年增加收入7000余元,村民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新闻推荐

省高速公路局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中获奖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薛巍敏)日前,由甘肃省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举办的甘肃省全民健身委员会成员单位国家体育...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