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甘肃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研究

甘肃工人报 2020-11-16 09:03 大字

胡军旺

2011年甘肃省出台《甘肃省百万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活动规划》,近十年来全省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甘肃企业核心竞争力。兰石集团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兰石集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通过阐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立了高技能人才在促进兰石集团发展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今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是兰石集团对高技能人才工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兰石集团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认识,加快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建设创新型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从总体上看,兰石集团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主要问题为:高技能人才总量供给不足,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失衡,高技能人才队伍学历层次偏低,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方法不足,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对高技能人才缺乏系统的长效的培养机制,技能人才岗位固化单一。

随着兰石集团打造“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能源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的战略定位,企业对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开发、造就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兰石集团崛起的内在需求。

突出高技能人才队伍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实施“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工程,开展“工人党员讲党课”、“领导干部讲党课”和形势教育,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先导作用;组织“工人党员先锋岗承诺”、“工人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活动,充分发挥车间、班组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工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培育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每年组织开展上百项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持续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连续多年拍摄兰石劳模、兰石工匠专题电视片,讲述职工身边的先进事迹,隆重举行劳模、工匠宣传片首映式,举行劳模事迹展、创新成果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保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基础。建立职业晋升绿色通道,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兰石集团建立高技能人才职业晋升绿色通道,给予为兰石做出特殊贡献的2名技术工人为首席操作师,8名为特殊操作师,并按照集团中层经营管理人员和主办以上待遇分别享受企业年薪。通过扩大产业工人职业技能鉴定覆盖范围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在关键岗位、重要工种、特殊工种职业资格或上岗资格持证率达到100%。丰富收入考核分配机制,完善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集团级奖项和荣誉称号的高技能人才奖励机制。围绕技术攻关、技术改进、技术创新、发明创造、五小创新、先进操作法等各类技术创新项目,实行项目奖励激励机制,建立“职工百万创新基金”,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效积极性和创造力。

丰富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内容。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五小创新”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兰石集团一线职工每年参与主题劳动竞赛等项目达3000人次以上。工会创新开展的“多工种技术比武趣味赛”,打破过去单工种竞赛形式,采用多工种、多趣味联合对抗赛,广大职工技术协同合作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开展的“班组建设竞赛”,依据阵地建设、现场打分、技能评价、资料台账、交流演讲等方面综合评定,不断提升企业最小单元管理水平。为鼓励年青人参加比武,兰石集团规定每一项技术比武35岁以下工人要达到60%以上,全面带动技能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壮大。

创新技能培训体系。依托集团公司各专业工种劳模创新工作室专业技术和场地设备资源,在企业内部建成9个专业工种培训基地,定期针对本工种初、中、高级工召开技能培训和技术推广,将全体产业工人晋升率纳入培训基地建设考核指标;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绩效考核工作,确保培训基地技能培训作用的有效发挥;对标行业龙头企业,同国内优秀咨询培训机构开展合作,针对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工作的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进行全流程评价;深入调研,制定集团公司技能培训体系改革方案,健全符合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发展的培训开发体系;申请设立了甘肃省国家第十一职业技能鉴定所(兰石集团培训中心)和兰石集团技师评审委员会,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建立“师带徒”工作制。在集团内部按照专业工种,开展跨单位“师带徒”活动。组织技能大师、省级技术能手、省级技术比武获奖者、兰石工匠等高技能人才,与本专业工种10名青年签订“师带徒”培训协议;建立健全“师带徒”绩效考核制度,将学徒生产产品质量、鉴定等级晋升、技术比武奖项、技术攻关、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等纳入导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劳模工匠联盟会》《技能大赛技术交流分享会》,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

拓宽高技能人才发展空间。集团内部按照《兰石集团“技能操作通道”和“辅助服务通道”职位任职资格条件》规定,建立奖项与职位体系挂钩选拔机制,其中“技能操作通道”包括初级操作工、中级操作工、高级操作工、操作师、中级操作师、高级操作师、特级操作师和首席操作师等8个职位层级,建立产业工人职位晋升通道。对不具备任职资格条件但具有特殊操作技能或者技能操作业绩突出的技能操作人员,通过基层单位推荐、专业技能测试、专家组面试与评审、组织认定等程序实施破格聘任。

建立产业工人奖励机制。对技术水平高超、在各类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产业工人进行重奖,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等国家级技能大奖,在国家级技术比武中取得名次,获得“省级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产业工人,“陇原工匠”、“金蓝领”、“新区工匠”、“兰石工匠”等荣誉称号的产业工人进行一次性重奖,在集团公司内部加快树立技术能力引领的价值导向。

加强甘肃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一是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完善鼓励合作政策、高技能人才评价政策、奖励政策、流动政策、社会保障等政策,不断优化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二是打造技能人才库。吸引优秀职工加入人才库,实行长期培养和跟踪管理,针对发展前途较大的优秀人才可制定一人一策的培养计划,实行重点定向培养,促其快速成长。三是建立完善职工培训制度,积极推行名师带徒制度、技师研修制度和技能带头人聘任制度,与院校合作,加强职工上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凭技能得到使用、凭贡献获得报酬的激励机制,使职工的技能水平得到承认,使用待遇得到落实,工作价值得以体现,进而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技能、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四是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同业交流和观摩演示等活动,组织高技能人才参与技术攻关项目和技术革新,从而推动高技能人才不断成长和提高。五是重视发挥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作用,构建“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六是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七是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与学校合作,建立专业的、有实效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模式,进而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和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快速熟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八是开发线上学习平台。打破传统面对面培训的限制,灵活有效利用时间,充分利用网络化工作平台,开展在线学习。九是持续营造尊重高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及时宣传党和政府出台的涉及高技能人才的大好政策,保证对优秀高技能人才的选树、表彰力度。十是持续完善晋升激励、荣誉激励、后勤保障等各项措施。上升空间对于职工不仅意味着更高的职位与薪酬,获得更多工作经历,更是对其价值的肯定。十一是持续优化技能竞赛活动。开展“先进操作法”评比、“绝技绝活”项目评比等活动,调动产业工人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作者系兰石集团公司)

新闻推荐

天津无症状感染者相关50件冻品流入银川 接触人员均为阴性

11月15日,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涉无症状感染者相关冷冻货品流入我市的核查、处置情况通报》。11月13日,甘肃省...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