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定西日报 2020-10-29 08:24 大字

□白文科

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配套工程,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举措。目前,农村社区建设仍处于探索试点阶段,总体规划滞后、建设基础薄弱、长效机制缺失等问题成为农村社区建设“拦路虎”。因此,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既是适应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一要坚持规划先行,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格局。一是坚持城乡一体、产城联动。以县区规划、产业规划和城镇整体规划为依据,做到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四规联动”,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合理性和统筹性。打通城乡之间、农村社区之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渠道,促进农村社区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和城镇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有效组合和多向流动。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立足实际,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条件、资源配置、生态环境等因素,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与周围的自然山水环境有机融合,又与未来的区域发展方向高度一致。同时,结合村庄历史沿革、村民居住习惯,合理确定社区建设规模,科学规划空间布局,稳妥有效进行合村并点,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升公共服务效益。三是坚持创新模式、量力而行。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在“城乡社区结对共建”“阳光村务”“平安家园”等活动载体中设置和融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标准和要求,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各具特色、风格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

二要突出配套建设,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一是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供给平台。注重硬件提升,搞好社区道路、水电管网、通讯设施及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标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以完善医疗健康、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事关群众日常生活的服务项目为重点,完善农村社区服务站的服务功能,使各类公共服务真正“落户”农村、“扎根”农村。二是拓展农村社区服务供给网络。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建立起村、镇、县(区)一体的社区服务供给网络。借鉴城市社区的经验做法,发展壮大各类农村社区非营利型社会组织,对市场和政府职能进行补充。协调社保、卫生、公安、民政、文化等有关职能部门根据自身职责搞好相应服务的延伸和覆盖,提升社区服务功能。三是创新农村社区服务供给模式。一方面,不断提升政府或社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层次和覆盖范围;另一方面,探索政府采取委托、补贴、购买等方式,鼓励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提高服务效率。

三要突出政策引领,建立多元扶持保障体系。一是用足用活土地政策。紧扣国家《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甘肃省《实施意见》要求,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增加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拓展农村用地空间。同时,采取土地增减挂钩、相邻滚动、合村并点、集中连片的方式,充分整合原有建设用地、空闲地和废弃地,最大限度挖掘农村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创新拓宽筹资渠道。市、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各县区立足实际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加快农村社区基础配套项目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三是深化配套制度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综合配套改革,率先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同待遇”,真正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社保、医疗、科教、文体等方面的权利。

四要强化产业支撑,激发农村社区建设活力。一是注重产业规划布局。随着农村社区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对产业发展的依赖度将越来越高,因此亟需在更大范围规划产业布局,加大劳务输出,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现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完善利益链接机制,从而使农民群众既不离乡也不离土,就近就地就业,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二是发挥农合组织作用。积极引导各种农村合作组织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扶持壮大一批技术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农副产品的外销搭建好平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三是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有针对性地引进劳动密集型、适于松散管理、分散经营或生产的企业,为家庭妇女和居家留守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户收入,夯实农村社区建设基础。

五要突出基层民主,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农村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由原党总支书记或从合村并点的村党支部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在此基础上,探索实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合作组织党支部设置模式。对社区党员重新组合,建立产业和行业支部,拉长基层党支部服务产业和行业的链条,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增强群众参与意识和能力。加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根据新的形势与任务,创新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三是建立农村社区自治体系。健全农村社区自治章程、社区党组织议事制度、社区协商议事会制度、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社区居民公约和社区各类专项工作制度,探索开展政府性工作、行政性任务由居民自治组织完成,从制度上保证社区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居民权益得到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定西市委政策研究室)

新闻推荐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变化】 甘肃省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日益提升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苏海琴)记者从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十三五”以...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