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实现历史性飞跃

甘肃经济日报 2020-10-27 00:54 大字

(接1版)

“一校带多校”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边远地区

2017年以来,在甘南州、临夏州庆阳市“两州一市”和23个深度贫困县实施省级同享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示范化项目,完成了23个深度贫困县800所学校(200所中心校带600个教学点)“一校带多校”模式的项目设备建设,以解决农村教学点英语、音乐和美术等课“开不齐、开不足”的问题。

同时,利用“同步课堂”和“一校带多校”教学模式,将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传送到边远贫困地区。2019年,将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数学、英语每周一次“教研课堂”向“两州一市”18所学校同步传输,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截至2020年7月底,甘肃省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完成17个应用程序的提供者审查备案,完成学校使用者备案数12428所,备案完成率为99.65%。根据教育部统计,甘肃省教育APP使用者备案完成率位居全国第7位。

“互联网+”支教项目助力农村学校发展

2019年,省教育厅将“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确定为厅长突破项目,在“互联网+”教育、学校联网攻坚行动、网络扶智工程、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试点。

“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服务项目自2019年3月开始试点,6月全面实施,省内8所师范院校对口支教9个深度贫困县,原则上每个县确定3个中心校(每校带3个教学点),通过“实地+远程”方式开展混合支教。2020年该项目从9个县增加至17个深度贫困县(区),进一步扩大对口支教覆盖面,提高师范生支教质量,惠及了更多的贫困学校与师生,为教育扶贫扶智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20年7月底,全省“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服务项目已覆盖9个市州17个县区62个乡镇154个行政村175所中小学和教学点,8所师范院校共选派了149名指导教师和352名优秀师范生,开设美术、音乐、英语、体育、语文、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8个科目,已授课6300余学时,支教班级584个,上课学生总数达到9.2万人次。

这一支教项目的实施,发挥了师范院校的“准教师”优势,为小规模学校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供了帮助。同时,也创新“互联网+”条件下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培养模式,把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置于真实教学情景之中,使学习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这一支教项目的开展,为甘肃省破解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发展困境,解决师资不足问题,促进小规模学校教师成长,提升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等提供了有益探索。

新闻推荐

【热烈庆祝甘肃省总工会成立七十周年 我的工会故事】 职工的“大家长”

□李雯工会真是我们职工的“大家长”,工会关心我、教导我,使我快乐工作的同时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温暖。记得我到兰石集团刚参...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