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协作牢筑防汛减灾防线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戈壁长草,蔬菜“爬山”。西北气候正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目前甘肃省又进入旱地防汛阶段,黄河1号、2号洪峰相继来袭。气象部门分析,今年6月至8月,甘肃省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平均值将偏多两至三成,沿黄河流域和河西内陆河流域可能存在较重汛情,甘肃省防汛压力仍然较大。为此,甘肃省严阵以待,气象、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联合会商,牢筑防汛减灾防线。
旱地防汛已成新特点
近期,连续几场降水后,黄河兰州段水位明显上涨,记者在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沿黄河段看到,中山桥、近水广场等地早已设置了防汛值班点,平时供市民休闲散步的健身步道已被洪水淹没,靠近河水的位置,全部拉上了警戒线,茶摊、水上餐厅都已停业。
兰州中心气象台台长刘新伟介绍:“我国是典型的内陆气候,降水多受季风影响。五月,雨带徘徊在华南地区;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七月开始,逐渐向北推进,七八月份到达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之后迅速南下,退出大陆。目前正是防汛的关键时期。”
记者从甘肃省水利厅了解到,地处西北的甘肃省今年夏季降水较常年平均值偏多两至三成,仍将面临较重汛情,甘肃省正积极安排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甘肃省气象局总工程师张强介绍,预计今年甘肃汛期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与去年相比,今年汛期降水量预计略有下降,但是降水偏多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且短时强降雨等天气多,防汛压力仍然大。
“西北干旱的本地环境不会改变,但存在气候暖湿化趋势,旱地防汛已成新特点。”张强说。
小降雨可能引发大灾害
据统计,甘肃省近10年出现的40次暴雨过程中,对流性暴雨占比90%,平均每次暴雨过程3小时雨量占日总雨量的70%以上。
刘新伟分析,甘肃省由暴雨引发的灾害有“小降雨引发大灾害、山上下雨沟里成灾、持续降雨极易致灾、河西极端降雨后果严重”等特点。甘肃省灾害重有气象原因,也有地理原因。甘肃省东南部地形复杂,山势陡峭,当有天气系统经过时,系统性上升运动与地形抬升运动叠加,易形成特别强的上升运动,从而形成局地的极端强降水。地理地质方面,首先,甘肃省东南部地形复杂,山势陡峭,植被稀疏,地质环境脆弱,地表砂石风化严重、土壤疏松,降水强时,短时间难以吸收,大量泥土混合着砂石被雨水裹挟,迅速下泄,破坏力极强。其次,甘肃省南部河流落差大、支流多、沟渠多,遇强降水易形成山洪泥石流。另外,山多、地少,农村的房屋大多是“择河而居”,洪水沿河道迅速下泄时导致大量泥沙冲毁房屋现象出现。
总结反思灾害成因,也为今后的防汛减灾工作带来很多警示。针对有隐患的地区,甘肃省减灾委突出山洪灾害防御,按照“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要求,落实基层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全面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排查整治沟道洪水顶冲、出山口、弯道、水高人低、断面狭窄、桥涵卡口等重点部位,及时清淤疏浚洪道,加高加固堤防,整治沟道险段,改造卡口桥涵,有计划搬迁极高危险区人员,降低山洪风险,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突出城市和河道防洪,加强城市低洼区、地下空间、下凹立交桥等易涝地区风险管控,疏通排水沟渠和管网,落实防涝排涝措施。加强河道景观工程、两岸休闲场所、涉水在建工程等生产运营项目管理,建立报汛联络、调度管理和预警防范机制,保障防洪安全。
构建部门协作联动防灾格局
当前,甘肃黄河干流2号洪水仍在持续,7-8月强降雨过程降雨量多、强度大,加之前期降雨偏多,土壤蓄水相对充沛,中小河流基流偏大,发生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的风险高。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按照省委省政府防汛工作部署,强化统筹协调,发挥各部门专业优势,积极构建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防汛救灾格局。应急管理、气象、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在风险预警、应急响应、协同防御等多方面已形成了信息畅通、 配合有效的协作机制。各级防汛指挥部积极响应,确保责任层层落实、预警进村到户,严阵以待进入防御应对紧急状态。
针对山洪灾害,今年争取中央资金941万元,对58个贫困县区和重点防治区的山洪预警系统运行维护给予补助。汛前,组织维护调试检修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非工程措施设备,确保稳定正常运行发挥效益。
为提升强降水天气及其他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发布效率,兰州中心气象台还主持研发了甘肃省短时临近预警系统,并于7月1日投入业务运行。在平台作用下,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建立起了更为高效、精准、精细的沟通方式,累计发布40期暴雨预警信号,预警提前量达到了6小时以上,第一时间将气象信息提供至一线防汛部门。
防汛抗洪不仅仅要求政府各级部门的联动协作,更需要群策群力,甘肃省利用短信、微信、标语、广播……广泛宣传避灾救灾减灾知识,推动防灾减灾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单位、进学校,提高全社会安全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王耀)7月31日,省卫生健康委下发《关于组建甘肃省营养健康专家和科普宣传志愿者队伍的...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