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一把镰刀赶麦场

西安日报 2020-05-30 06:23 大字

滚滚麦浪是关中小麦主产区夏收时分最喜人的风景(宗炳生 摄)旧时乡村家家必备的镰刀(张友直 摄)

○关中人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盛唐时期,诗人白居易在周至担任县尉一职时,在秦岭北麓的麦田看到农人割麦,心有触动,写下这首著名的《观刈麦》,为我们生动描述了农民夏忙收麦子的艰辛。

“金周至,银户县。”周至、鄠邑一带渭河以南区域的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历来为关中小麦的主产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收割机、脱粒机等现代农机还没有普及,老家农村收麦依然继承了老祖宗的传统人力方式,一个夏忙下来,七八亩地的麦子,弯腰一镰刀一镰刀割,累得男女老少直不起腰,个个灰头土脸、腰酸背痛。在这“龙口夺食”的夏忙时节,那些从甘肃或省内赶来的麦客,极大缓解了广大农村在夏收时节面临的时间紧、任务重与人手不足的困境。

麦客,在老家周至俗称为“毛葫芦”(谐音),专门在夏忙时节以帮人收割麦子为职业挣钱,曾经活跃在周至、鄠邑一带,非常受欢迎。因为气候差异,关中地区麦子成熟时间要早于甘肃一带,时间差异达一个月以上,因此,这些技术过硬、能够吃苦的外乡农民,便临时搭伙外出到关中,由西向东,再由东返西,一茬赶着一茬帮人割麦,像候鸟一样迁徙,一路收一路走。等麦客返回到老家,自家麦子也熟了。麦客们的行头很简单,一般会带个干粮袋,拿把镰刀,背上被褥。他们多数成群结队出门,有的是父子兄弟同行,还有的是夫妻相随,每到夏忙便三三两两,站在乡镇街道或大的村子路口,寻人雇佣,用辛勤的汗水换取微薄的收入。他们一般露宿在屋檐下,遇到热心主家,也会夜宿雇主家。雇主都会管饭,因为夏收时间紧、工作强度大,吃饭都是让娃娃们把饭给送到麦田地头,以节约时间。

二十多年前,每到夏忙时节农村学校都要放“忙假”,我们都会回家帮家长收麦子。记忆中,那时候的麦客普遍戴着破草帽,脖子上搭着看不出颜色的脏毛巾,手里提的蛇皮袋子里装着镰刀、磨石等工具。等待雇主的间隙,他们都会圪蹴在地上,将镰刀的刀片卸下来(老家乡村称之为“刃片刀子”),给磨石上撩些水,一遍又一遍地将刀片磨得又光又亮。无论年轻小伙还是老者,手里都夹着旱烟在抽,等人来叫。

有一年,家里的麦子多,父亲骑着自行车到广济镇街道,叫过两个麦客帮忙收麦。到了午饭时,就由我提着饭罐给麦客送扯面和面汤。他们劳动量很大,饭量自然也大的惊人!顾不上洗手,两人端起老碗埋头就吃,“哧溜、哧溜”,一时间只能听见吃面的声音。两人不一会儿就吃得满头大汗、连打饱嗝。饭毕,稍做歇息,抽一根自己卷的旱烟,麦客即刻又投入到紧张的割麦之中。对他们来讲,时间就是工钱,尽量不浪费一点时间,不多说一句闲话,每人按照提前约定的麦田地面宽度,弯着腰,一镰刀一镰刀地向前推进。

当麦客不容易,必须干活麻利,这是凭手艺服人的,如果干活效率低,主家根本不会雇佣你。评判一个麦客的手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看割的麦子是否整齐,且麦穗无损失,这直接决定着麦子的收成;另一个是割过的麦茬尽量要低,若麦客偷懒耍滑,只图手上镰刀快,留的麦茬过高,主家后续种地犁地就很不方便。当然,在做到这两个方面的同时,还要兼顾效率,毕竟收割小麦是非常关键的工作。夏忙时节,天气情况随时可能变化,需要尽快收割。那时候,在麦地里经常会听到主家在抱怨:“得是狼在后面撵?看看你们割麦留的麦茬,能到膝盖了!就这手艺,还出门挣钱?!”自己跟在后面,嘴里边骂着,边用手捡拾遗漏的麦穗。在长篇小说《白鹿原》中,黑娃也算是一个好麦客,临到搭镰割麦,他就提上镰刀充当临时麦客赶场割麦去了,起早贪黑,专拣工价高的又厚又密的麦田下手,图得多挣几个麻钱。

当然,在一群出门揽活的麦客里,一般都有上年纪的“老把式”跟着。老麦客主要负责与主家谈收割的价钱及具体事项,同时负责安排分工及人员管理,督促年轻麦客尽快提高手艺,善后处理一些与当地村民的纠纷。许多年轻麦客就是在一次次的跟班外出割麦过程中迅速熟练,有的没几年就能自己拉起一杆人马另寻出路了。就这样,一群群、一辈辈麦客,在广阔的关中平原形成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农耕地域文化符号。

进入本世纪初,联合收割机大规模应用,小麦从收割、脱粒、入库,一气呵成,非常方便,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基本上见不到麦客的身影,只有在那些靠近塬坡、地形崎岖、车辆无法进入的地区,才会出现三三两两的麦客。如今,随着猕猴桃、苗木等经济作物的普及,传统麦田的面积进一步缩小,也导致麦客数量直接锐减,加之青壮年基本都进城务工,麦客这一行业逐渐消失,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乡村农耕传统演变的一个真实反映。

新闻推荐

陇山 陇水 陇人

黄河第一桥裴林安陇东正月贺也频人在旅途张生进和美刘学信新路陆志宏秋色如梦田苗太平鼓手张光宏雪霁陇原王顶和春晖烂漫...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