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我的走教之路

兰州日报 2020-04-30 04:16 大字

踏着2020年春天的脚步,我们又将步入一个新的学期。蓦然回首,一切近在眼前。2016年8月,年轻的我满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成了一名农村美术课走教老师。当我站在讲台望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美术课程的眼睛,我的心田里播下了一个梦想的种子:我要在美术教学的道路以一片叶的精神,托起花儿的甜美、果实的珍贵,以一颗真挚的爱心撑起甘肃农村美术教育的蓝天。

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无数次的行为所构成的,良好的习惯是养成良性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热爱美术教学,用真爱去带动学生

20多岁,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年龄。和许多初为人师的年轻老师一样,从步入教坛的那一天起,我的心里便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梦——美育家的梦。为了这个萌生在心底的梦想,我把自己心底的爱心默默奉献给了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喜欢把自己的课堂当作孩子们学习的乐园,因为我强烈感受到这些农村的孩子们是喜欢美术课的,虽然他们工具材料不齐,也没有参加过美术兴趣辅导,更没有机会观看展览或者从家庭教育中接触到美学教育,但是当我走进教室上美术课时,我看到孩子们对美术课的热情却是非同凡响的,我发现这些孩子格外珍惜每一节美术课,他们对于美术知识和技法有强烈的渴求。因此,我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用自己的爱心投入,坚持用真情来激励学生,以自己的真爱来感化学生。

我认为:“只有爱孩子的老师才可能懂孩子。”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的工资并不高,但是我宁愿为了省钱不去参加同事们的聚会,也乐意掏钱为孩子们买美术课上必须的学具、教具。走教五年来,我自始至终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行列之中:课间我常常和学生一起唱歌、做游戏,课后和孩子们谈心、交流绘画技巧。现在,孩子们不仅愿意把我当作良师,更愿意把我当作他们的益友。

优化美术课堂,用美育去感化学生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学工作更是如此。在美术课堂中,我潜心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寻找适合农村美术教学的最佳方案。

教师“走教”上课是以中心小学为单位开展。教师“走教”又称跨校上课,即一名专职教师跨两个以上的学校进行授课。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我在两所小学走教。下设的教学点存在硬件设备落后,师资力量匮乏,学生人数过少,班额不齐等现象。因此,这些教学点的孩子们很难上一节真正的美术课。我经常在反思如何合理利用这些不完全小学和教学点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地上好一节美术课,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如何通过美育教育培育这些孩子们正确的审美观,开拓孩子们的眼界,启迪智慧,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要想教好学生,就得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就地取材贴近学生生活,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最好的美术素材。在《田间的精灵》一课当中我们农村孩子最熟悉的稻草人就出现了,扎稻草人正是学生们最拿手的,他们反而成为了我的老师。让课堂上的知识体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才能出现创美意识。

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孩子们爱美的心和我贴得更近了。在孩子们的眼里,我是他们的“知心姐姐”、“好朋友”。为了鼓励学生上好美术课,我也会把自己教学取得的成绩展示给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老师也在努力,我也很不错噢!”实践证明,我点点滴滴的努力没有白费,当我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时候,我眼中的学生变得懂事了,变得更有艺术细胞了。

在走教的路上有微笑,也有辛酸。五年来的美术教学实践告诉我:美术教学中,爱心是化解孩子们内心矛盾的一剂良药,美术课堂中的美育教学是阳光,是雨露,是每一位农村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在今后的美术走教生涯中,我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迎接明天,用我自己的汗水再造辉煌,用自己挚爱的双手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我想:关于美术教学,我依然在路上。

□教师李斐斐

新闻推荐

酒钢“大调度”模式助推企业信息化发展

本报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文博通讯员李淑芳)酒钢集团以信息化为支撑,积极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控制的“...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