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芳华岁月 一甲子潜心钻研 记2019年“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敦煌舞教学体系创始人高金荣
高金荣(左)与兰州文理学院的舞蹈老师切磋舞艺
她,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让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走出洞窟,让飞天、金刚活起来,研究敦煌壁画舞姿并创建了敦煌舞教材,她就是敦煌舞教学体系的创始人、兰州文理学院驻校专家高金荣。年初,甘肃省委宣传部授予她2019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荣誉称号。高金荣今年已经85岁高龄,春节前,记者在她家中对她进行了专访,请她揭秘敦煌舞不为人知的秘密。
舞从敦煌来
1979年改革开放伊始,舞剧《丝路花雨》问世,把一种源自敦煌壁画上的舞姿带到了观众眼前。这么好的剧,一晃而过,那就是昙花一现。“我就想我是搞教学的,本身就是从事舞蹈的,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做这样一项让壁画能够走上课堂的尝试,既能传承敦煌文化,又能够培养人才。教材、人才加剧目,这样三者为一体,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舞种或者流派。”看完舞剧《丝路花雨》,时任甘肃省艺术学校校长的高金荣眼前一亮,能不能将这种舞蹈引入课堂?
那年9月,高金荣带着舞蹈、音乐老师一起去了敦煌。在浩瀚的壁画世界里,高金荣寻找与舞蹈有关的元素。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常书鸿先生,知道高金荣的来意后,特意给了她102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吴曼英老师的手绘原稿,让她重新描绘。回到家,高金荣将102张舞姿图挂满了整个办公室,时时刻刻地琢磨。“常先生给我的这些线描图,是我创建敦煌舞教学体系的艺术源泉。”高金荣说。短短一年时间,她先后5次进入莫高窟,带着莫高窟400多把洞窟的钥匙,一个窟一个窟地研究。在日复一日地寻找中,高金荣发现了更多线描图中没有的舞姿。这些动作经过她的研究,都转化成了日后敦煌舞基本的动作。
解开敦煌舞的“密码”
1980年末,高金荣编写的《敦煌舞教学大纲》出炉。当年,她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甘肃省艺校招收了第一批“敦煌舞班”的学生。
在高金荣的摸索中,敦煌舞韵味的“密码”被逐渐解开:眼神表情丰富、手形多姿秀丽,手臂柔曼多弯;赤足,脚的基本形状为勾、翘、歪;体态基本下沉,出胯冲身形成三道弯,再配合长绸、腰鼓、琵琶等道具进行表现。
一边教学、一边研究,以人体为准,头、眼、呼吸、手臂、曲线、单脚、双脚、完整的曲线,分门别类的归类,完成了教学大纲,高金荣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敦煌舞训练课程体系。
1981年,高金荣带着学生远赴敦煌,为研究敦煌文化艺术的专家表演了几段舞蹈训练课程。专家们一锤定音:“这就是敦煌舞。”1986年,高金荣带领“敦煌舞班”首届学生来到了北京,在北京大学的首场演出一炮走红。
高金荣说,敦煌舞这个名称,不是谁特意起的,随着教学、演出的深入,自然而然就有了这个舞蹈流派和教学体系。2011年,甘肃省艺术学校并入兰州文理学院。为了传承发展敦煌舞,兰州文理学院专门成立了敦煌舞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将敦煌舞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来发展。
“一个人一生做一件事,足矣”
“一个人一生做一件事足矣!”这是1988年时任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给高金荣的总结。这句话给她非常大的鼓舞和安慰。
“这次给我‘陇人骄子’的殊荣,我很感动,也很激动,这是对我的鼓舞。虽到耄耋之年,但生命不息,事业不止。敦煌舞还在专业层面,怎么普及,怎么让更广大的群众了解敦煌,把这个舞蹈搞成一种真正的大众能接受的东西,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就像习主席说的,让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情系半生,步步生莲,六十载芳华岁月,你是敦煌舞派的开拓者!善莫大焉,教学相长,传承有序,一甲子潜心钻研,你是教学体系的奠基人!桃李芳华,你用一生去探索,去弘扬,溢彩流光!”这是2019年“感动甘肃·陇人骄子”颁奖晚会,评委会对高金荣的致敬词。这是对她的褒奖,也是对她在敦煌舞领域所做贡献的真实写照。
如今,在高金荣的坚持下,敦煌舞流派已桃李满天下,而耄耋之年的她对敦煌舞的研究一刻也没有停止,现在的高金荣,正在致力于敦煌舞剧目的创新,为敦煌舞找到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于永昭郭兰英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文甘肃环县曲子镇刘旗村今年23岁的张柱柱,近日驾车从老家出发,直奔武汉,在接受当地卫生院的严格检测和培训后,投身...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