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守护社区有作为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一两年不长的时间,做一辈子难忘的事!90后的黄琳大学毕业时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
两年中,她参与山区助学、关爱留守儿童、助残助困、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超过200次,志愿服务时长1750个小时,成为一名光荣的五星志愿者,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
2019年11月,黄琳分配至兰州市城关区铁路东村街道工作。刚上任的她正在熟悉情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了。接到待命通知后,她立即赶回社区,安排布置疫情防控工作。
街道安排工作的会议简单而迅速,但是社区14名工作人员,没有充足的口罩,没有消毒液,也没有防护用具,她必须尽快解决。
作为一名90后,哪里见过这么大的阵仗。黄琳心里默念“不要慌、不要慌”,一边有条不紊地按照街道的要求安排工作,一边打电话四处求援,十几个电话下来,口罩和消毒液找上了,解了燃眉之急。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深刻意识到任何一点细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重大的后果。为了让社区联防联控工作落到实处,她要求全部工作人员责任包干,按照划分好的网格,对辖区范围内所有楼院及辖区单位开展全面、深入、彻底的拉网式排查,同时要求对辖区所有住宅居住人员进行认真细致地记录。
短短几天,她们将辖区内3946户居民进行了全面排摸,无一缺漏,确保防控工作不留盲区、不存死角。为此付出的,是每天近500个通话记录,每天4万多步的行走记录,还有沉重的步伐和嘶哑的嗓音。
黄琳告诉记者,疫情防控中,让辖区居民安心最重要。她在排查的同时,专门抽调人员,成立突击队,佩戴“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袖章,手上拿着扩音小喇叭,每天在小区宣传党和国家的防控要求、宣传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宣传自我保护及排解方法。
劝导辖区群众减少人员聚集和出行,劝导民众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科学理性应对疫情,做好自身防护工作。让每个楼院长建立微信群,及时传播真实有效的信息,发动和引导辖区居民不信谣、不传谣,少出门、不聚会,宅家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黄琳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日夜坚守,做到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守住了社区这道最根本的防线。
黄琳说,最近这几天,有的老人感觉疫情减弱了,放松了警惕,在家待不住,会三三两两地在楼下聚集聊天,还有的不戴口罩,她和志愿者们都是第一时间询问劝阻。
有一次,社区一位马奶奶远远看见她过来,急忙掏出口罩戴上,马奶奶对旁边的人说:“小黄都是为我们好,这一个多月没见她休息过啊,再不能让她操心了!”
疫情防控期间,黄琳还联系心理咨询专家,为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开展心理疏导。同时,协调解决社区急缺的防疫物资,并保障生活物资,缓减了街道防控压力。
正是这样的工作态度,在到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让她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和认同,第一时间筑牢了社区防控安全线,也赢得了社区防控战“疫”的阶段性胜利。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沈丽莉通讯员王震)记者2月29日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了解到,截至2月28日,该公司共投资18.8亿...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