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扶贫车间多元发展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吕霞
近年来,甘肃省不断探索符合贫困县区特色产业的扶贫新模式,鼓励广大返乡创业者和社会能人在村镇设置“扶贫车间”。目前全省已建成扶贫车间2174家,吸纳65220名贫困人口就业。扶贫车间在推进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仍有部分扶贫车间运行比较困难,甚至有部分尚未启动。政协甘肃省十二届三次会议上, 民盟甘肃省委提交了《关于加快甘肃省“扶贫车间”建设发展的建议》。
民盟甘肃省委提出,当前甘肃省“扶贫车间”建设仍存在多种问题。个别地方在发展扶贫车间的过程中,重建设、轻运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不见效果,建设扶贫车间成为扶贫领域里形式主义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车间配套建设不完善,有的没有厕所,有的没有食堂、饮水、休息场地等基本设施,有的周边交通不便利,修建和完善还需大量的资金投入。
而且,全省“扶贫车间”劳动密集型产业数量少,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更少,企业生产加工产品单一,没有形成产业链。在车间工作的村民积极性不高,甚至不服从企业管理,导致订单难以按期完成,部分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为此,民盟甘肃省委建议,“扶贫车间”应把握好合理布局和规模适度,切实选准选好项目。尽最大可能发挥人力、原料资源优势,着力追求投资少、见效快、用工灵活、管理简易、带动群众脱贫能力强的项目。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干部支持扶贫车间工作的积极性,派遣驻车间干部,给予扶贫车间人员管理、组织协调方面的支持。研究制定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机制,将县上包抓领导和镇(乡)村帮扶单位也纳入考核评价,努力营造有利于扶贫车间发展的良好环境。
研究和出台完善针对扶贫工厂的普惠性帮扶优惠政策,如人员培训、税费减免、电价水价补贴、基础配套项目资金扶持等。增加“扶贫车间”产业扶贫贷款项目,利用农发行授信贷款额度,以委托“扶贫车间”生产加工模式,为“扶贫车间”提供原材料采购和加工费用等方面资金,支持免抵押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业务。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扶贫车间内涵,推动扶贫车间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增强抗风险能力。丰富完善扶贫车间的类型和标准,创新发展扶贫车间模式,结合“种、养、贸、游、工”等产业因地制宜推动扶贫车间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培育壮大一批扶贫车间带头人和龙头企业。在条件许可的地方,积极促进关联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园区。
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引导扶贫车间与电子商务的有效对接。组织电商经营实体与扶贫车间开展有效对接,或者组织专业人才到扶贫车间辅导组建电商平台,在原料采购及成品销售环节拓宽市场,降低成本,走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的路子。同时形成全社会合力打造扶贫车间升级版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的贫困人员到“扶贫车间”就业。调动贫困村积极性,动员贫困村提供空闲场所、办公室或学校等闲置场所,以此降低入驻企业投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扶贫车间与贫困人口签订承揽合同和劳动合同,保障贫困人口权益,让贫困人口切实感受到就业扶贫车间真正帮助他们脱贫,真心为他们服务。广泛宣传扶贫车间在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和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扶贫车间扩面增量、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多样化、多业态发展,进一步把扶贫车间这个品牌做大做强。
新闻推荐
罗文华“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前不久,得知我家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定为全国“书香之家...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