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试论方业兄“砸”稿的亲和力

甘肃工人报 2019-12-16 08:34 大字

穆明祥

日前,《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编辑瞿方业兄向笔者微信约稿:“有稿就砸过来!”一个“砸”字,令人感到既亲切,又温馨,且充分体现出了方业兄使用语言技巧的诙谐性与亲和力。

“砸”字的释义有多种——1.捣烂。如砸姜、砸蒜。2.撞击;打碎。如《红楼梦》第九回:“只听豁瑯一响,砸在桌上,书本、纸片、笔砚等物,撒了一桌子,又把宝玉的一碗茶,也砸得碗碎茶流。”3.用重物打;夯。如:木夯一排一排地砸在土里。4.敲打;捣毁。如《红楼梦》第三九回:“我们村庄上的人商量着还要拿榔头砸他呢。”又如砸核桃。5.投;掷。如《花月痕》十二回:“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6.指责;数落。如《金瓶梅词话》七六回:“他昨日对着大妗子好不拿话儿砸我。”7.(方言)比喻事情做坏或失败。如戏唱砸了、事儿做砸了。

虽说以上释义中有“投”的释条,但此“投”与投稿之“投”的意思大相径庭。一般来说,编辑向作者约稿,大都采用书面语言赐稿、惠稿之类的客套话。虽说这种语言看着很文雅,但对作者来说,自知不无“虚的成分”在里头。方业兄的一个“砸”字,给人既实在,又有分量感。它不仅既拓展了“砸”字固有的含义范围,而且又拉近了编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距离;既体现出编者的平易谦逊与道德修养,又表示出对作者文稿的重视与恳切。同时,还带有调皮的趣味,因此而会在作者的心里激起诸多感情的浪花,产生由衷感慨,不禁会发自内心地会心一笑。

通常来说,编者与不怎么知名的作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强势与弱势之差。即便出于客套,编者说一些赐稿、惠稿之类的客气话,但对作者而言也不会有太大的触动,因为作者掂得其间的分量。唯独方业兄的这个“砸”字,似有让人难于言表的“舒服感”抚慰于心头。至于“砸”去的稿件能否采用,这除了编辑能否认真阅稿,愿不愿意加工润色,肯不肯为人“作嫁”外,首先要求你“砸”去的稿件应有一定的质量。不过,稿件用与不用那是后话,但这种“砸”稿的约稿方式,首先就已经让作者享受到了被编辑认真和公平对待的快慰感。

再由此而说开去,不论是传统的纸媒体还是时尚的融媒体,都是需要有一个庞大的基层作者队伍来支撑的。报刊、网络仅仅是一个平台、载体,这个平台、载体上还需要有足够的东西来丰富。那么,稿件就是这个平台和载体上不可或缺的“菜”。稿件从何而来?来自于作者;作者靠谁来发现、通联?编辑。所以,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和谐的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壮大媒体队伍的基础,也是发现人才、获得好稿的源泉。

当然,编辑除了发现人才,约取好稿外,还得有培养写作人才的责任与为人“作嫁”的无私奉献精神。比如对一些看着立意很好,但缺乏文采的来稿,就需要编辑肯花时间、愿付心血,对来稿给予加工润色,使之得以发表。这不仅对编辑是一种品德与作风的实践修炼,对其作者也是一种莫大的慰藉,从而激发其的创作欲望,不至于因稿件发不了而受到打击,惬于继续创作,损伤人才“萌芽”。

希望方业兄约稿用“砸”的方式,对其他编辑先生们能有所借鉴。

新闻推荐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沈丽莉)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近日,省政府办公...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