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通知—— 近期布病发病率有所回升 全省将加大联防联控力度

甘肃农民报 2019-12-14 04:56 大字

本报讯 针对近期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发病率有所回升的情况,12月11日,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甘肃省将加大联防联控工作力度,有效防控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

《通知》指出,各地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联合防治机制,联合开展疫情监测和处置工作,适时召开防治工作会商会议,进一步完善疫情通报制度。

发生疫情时,按照各自职责要求,及时、主动通报信息,立即组织人员联合开展疫情调查和疫点、疫区处理,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联合开展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监测工作,收集和分析疫情资料,掌握流行规律,指导防治工作。

《通知》明确,重点做好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高发人群防治工作。牲畜养殖、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层兽医人员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等人群是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高发人群,各地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要针对以上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普及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改变不良的生产生活方式。

新闻延伸

省疾控中心为您详解布病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传播,又该如何预防?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就群众关注的相关布病问题予以了解答。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我国列入的乙类传染病。人类对布氏菌属中的大多数细菌都是易感的。染疫的家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其污染物而感染布病。

布氏菌的抵抗力如何?

布氏菌对湿热、紫外线和各种射线以及常用的消毒剂、抗生素、化学药物比较敏感,3%漂白粉和来苏水数分钟能杀灭;但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强,对低温和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

布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羊、牛、猪作为传染源最为常见。其中羊是人类布病的最主要传染源。除了病羊、牛、猪外,其他患病动物也可作为人类布病的传染源,但一般只引起个别病例。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

布病是怎么传播的?

1.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感染;2.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通过食用被布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内脏等感染;3.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以及布氏菌实验室操作人员容易通过该种途径感染。

布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布氏菌可侵犯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会更长。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长期发热等等。

如何预防布病?

1.养殖户要做到科学养殖、规范屠宰。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气溶胶传播;2.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严格控制病畜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3.对普通民众而言,尽可能减少与牛羊等家畜接触,牛羊肉要煮烤熟后食用,家庭加工过程中案板、刀具等要做到生熟分开。布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死,因此,生鲜奶要“煮沸”后才可以放心饮用。

新闻推荐

年底促消费利好集中赶来

时至年末,地方政府密集推出促消费举措,汽车、家电、猪肉等消费品屡被提及。专家表示,近年来,中央出台了系列促消费新政以及促...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