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形端砚、漫画和珅T恤、骆驼队日出灯…… 五大国家一级博物馆联合参展 文创让历史走进寻常百姓家
用贝壳、海螺等南海特产制成海洋美景画。
辟疆日出灯。
以草原茶道行进路线为杯口,寓意草原文化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快客杯。
小骆驼背着单次装、易携带的小茶砖。
浓缩版的广东省博物馆端砚。
广东省博物馆的文物拼图。
《甘博日历》。
恭王府博物馆工作人员展示垂花门木质拼插模型。
以恭王府内屋脊兽的造型为原型,创作了一系列饰品。
福禄寿主题书签。
五大国家一级博物馆联合参展
文创让历史走进寻常百姓家
第十三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昨日启幕,主展馆内五大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获了超高人气。除了风格迥异的展馆造型,每家博物馆带来的依据馆内历史、典藏藏品而设计的文创周边,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眼球。彩陶、屋脊兽等经典文化符号,也成了各类文创产品的创意源泉。
场现
五大一级博物馆联合参展人气火爆
由恭王府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及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五大国家一级博物馆联合参展的文博会博物馆展区,是整个主展馆中人气最高的区域。观众在参观各家博物馆展区时,不仅能在专业的讲解员口中了解到各地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在各个博物馆的展台上,还有以博物馆珍贵展品或当地重要文化遗产为创意出发点的文创产品供观众浏览选购。
将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融入有形的文创产品中,观众通过选购文创产品,进一步了解博物馆的典藏精品。既是文化的有形传播,又将枯燥的历史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3D等形式展现出来,增加老百姓了解各地历史的兴趣,让文物活了起来。在展现各地独特历史文化的同时,也通过自家博物馆的创意文化产品,让合肥市民有接触外地文化底蕴的机会。
点 亮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贝壳、海星制品展现南海无穷魅力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潭门中心渔港,以 “丝路逐浪,南海之舟”为建馆要义,通过融合现代美学风格与中国文化元素,展示了南海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
肩负着保护南海文化遗产的责任,促进着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的南海博物馆,在此次展会中,以象征性的海蓝色为主要布展风格,现场除摆放博物馆资料彩页和特色文创产品的玻璃柜外,布满材料包与海星、贝壳等海洋饰品的手工操作台也吸引了众多儿童的注意。以贝壳磁盘为底托,通过胶水粘黏蓝色装饰颗粒,制成海浪的感觉,上方装饰着贝壳、海星、海螺等南海特产的海洋制品,形成一幅纯手工的海洋美景。
让家长和儿童在亲手制作手工艺品的同时,了解南海里的生物和海洋文化,是南海博物馆公共服务部所带来的社会教育活动。也是此次南海博物馆以贝壳、海星为主要创作元素,带来创意产品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此外,展柜里将人造粉色琉璃珠与贝壳串成的手串,或以黑色切割面饰品搭配黑贝壳造型所制成的“海边拾贝”手链,也将千里之外的海洋气息带进了文博会现场。
内蒙古博物馆:辟疆日出灯带你重走草原茶道
明代末年,东方茶叶开始向西传送。自武夷山开始,经过山西、内蒙古最终到达乌兰巴托。这条象征着华夏文明谦和、包容的茶马古道是内蒙古重要的文化宝藏,也是此次内蒙古博物馆展区的重要文创系列。为了更贴近内蒙古人“天为被、地为铺”圆满喜乐的生活追求,此次内蒙古博物馆以两个不同高度的同心圆为核心展台,草原茶道、蒙古文化、三鹿纹饰等不同主题的文创产品分列其上。“内蒙古博物馆以万里草原茶道为文化标签,创作了一组以茶为立足点的文创系列产品。将民族精神融入文创产品,传扬祖先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该展馆负责人说。
在内蒙古博物馆展台上,远远便能看见一盏圆形半镂空的精致工艺灯。据展馆负责人介绍,这款灯名为辟疆日出灯。由一整块铝板雕刻而成,圆形的灯部轮廓,上半部分完全镂空,既满足了手提灯的质感,又将海阔天高的感觉融合在整个灯体中。下方精细雕刻出一个小人牵着3只骆驼队的造型,波浪式的底盘将沙漠的险阻形象呈现。“通过暖光灯的色温,展现出朝阳下艰苦跋涉的驼队,在开辟早先文化疆域和商业疆域时艰苦卓绝的精神。”将拼搏精神融入文创造型,在制作工艺上坚持高端制造,正是因为秉持着尽善尽美的创作理念。内蒙古博物馆带来的一系列展品,深受广大合肥市民的喜爱。
小骆驼背着单次装、易携带的小茶砖,将沙漠标志与传统茶艺相融合;以草原茶道行进路线为杯口,寓意草原文化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快客杯;草原风情十足的笔记本、帆布包……内蒙古博物馆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售卖中,始终牢记以草原文化为核心竞争力,将草原情怀安放在每一处创意中。
此外,多民族融合也是此次展出中内蒙古博物馆想表达的一个重点。各类憨态可掬的民族代表瓷娃,印有穿着各式民族服装、戴着不同款式帽子的草原娃娃随身镜,无处不体现着这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大草原的和谐之美。
其中,一组字符特异的书签引起了众人的关注。据悉,这是一组从契丹文字中选择出来字符制成的趣味书签,大体上分为王子、公主、娘子等释义。通过文字的传递,让更多人了解契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是这款展品的创作初心。
恭王府博物馆:和小珅送你“天下第一福”
和珅府邸、康熙亲题“天下第一福”、恭王府……这些标签让你想到了什么?没错这座最具福气与历史文化底蕴的府邸式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在文博会开幕当天就收获了大批粉丝的青睐。红墙绿瓦的清代王府建筑,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参观者在此“打卡”,跳脱传统类目的私家文创最新展品,也让市民的钱包蠢蠢欲动起来。
如果说红墙绿瓦、富丽堂皇是故宫、圆明园等清代著名建筑都有的特性,那么屋顶飞檐上的屋脊兽也一定是绕不开的标志。墨绿色琉璃瓦片上蹲坐着一排形态各异的龙兽,随着主人品阶的不同,数量从5只、7只、9只到故宫中最多的11只不等。恭王府因其主人的身份高贵,每间屋檐上的9只屋脊兽也各不相同。此次文博会上,恭王府博物馆不仅将恭王府1:1仿真的琉璃瓦与屋脊兽搬到了展览现场,还以屋脊兽的造型为原型创作了一系列纯银饰品。屋脊兽手链、屋脊兽吊坠……其中,以屋脊兽立体形态做成的项链坠,底托还是一枚小型印章。不仅让吊坠显得质感十足,也悄悄地将康熙在福上盖章的小心机藏了进去。不少女生都对这组主题饰品充满兴趣,在手腕上试戴拍照。
很多人都知道恭王府是恭亲王奕訢的住宅,却少有人知晓他的第一位主人是乾隆年间鼎鼎有名的和珅大人。此次恭王府博物馆也希望通过展出以和珅为原型创作的和小珅系列卡通形象及周边产品,向大家普及这一段恭王府的历史故事。胖乎乎的和小珅,或是带着大家熟悉的红顶官帽,或是穿着地主气息十足的大夹袄,既符合观众心目中清代官员的普遍装饰,亦透露着与纪晓岚斗智斗勇的呆萌之感。除了主题T恤外,各类文具家居用品,也萌化了参观者的心。“由和小珅为主角所创作的冰箱贴与笔记本,目前只推出了福至与招财两个主题。”恭王府博物馆经营部副主任王婷告诉记者,下一步,恭王府博物馆还将结合“福禄寿喜才”五大方面,继续推出全套和小珅系列。
“天下第一福”作为恭王府的镇馆之宝,自然是文创作品创作的核心主题。除了传统的福字手机壳、鼠标垫,此次以“福”为题展示的“有福伴你”系列文创,不仅将福字融入到我们日常家居中,还和小鹿(禄)、白鹤(寿)、蝙蝠(福)等有象征意义的动物进行了融合。在蓝色帆布袋上,福禄寿喜财五种对应动物环绕在经典福字四周,表达了环抱天下第一福的美好祝愿。硕大的“一辈子福气”床上用品四件套,更是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融进百姓生活当中。
“恭王府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正在走历史文物现代化、生活化的路线,逛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年轻,做一系列年轻人能接受、会使用的文创周边,是我们接下来的发展目标,也是很多博物馆在共同思考的问题。”王婷说。
广东省博物馆:非遗传人打造浓缩版馆形端砚
“端砚是广东最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省博物馆特意邀请了端砚非遗传人,以博物馆的方正外形搭配镂空天窗为整体造型,打造了这块浓缩版的广东省博物馆端砚。”广东省博物馆展区负责人王小迎告诉记者,“以博物馆的主题、藏品以及近期展出内容为中心,进行文创商品的创作,是广东省文创发展主要的操作模式。”在展区现场,除了造型抢眼的端砚,Q版恐龙儿童拖鞋、双肩尼龙包等文创小物,吸引着许多小朋友的目光。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文创产品是结合广东博物馆最近的恐龙展,配合创作的小礼物系列,主要是针对儿童开发的文创。“与近期展出内容进行配合,开发出大家看完展就能带回家的商品,既是对观展热情的促进,又加深了大家对展出内容的印象。”
乾隆农耕商贸图是广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在此基础上所创作的减压拼图、旅行随身包、随手杯等文创商品,是在当地博物馆内销量最好的产品之一。“这次把农耕商贸图的周边产品带到文博会现场,一方面解决了长途运输文物珍品的实际困难,又使得安徽的观众有机会一览这幅清代壁画的风采。”在展会现场,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广东博物馆展品中的文化气息,展区内还特设了文物拼图区,大人、孩子在不同难度的拼图中,通过一步步还原文物的本来面貌,对这些典藏珍宝的外形、颜色、细节都能有深度的了解和感受。
“文创产品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历史文化走向观众。只有观众触摸得到、感受得到,才会形成对文物、对博物馆、对历史文化的感受和记忆。只有形成了这样的意识链条,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有机会进一步传承下去。”王小迎说。
甘肃省博物馆:将“彩陶”制成了热水袋
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馆内《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五个基本陈列,反映了甘肃厚重的历史地理文化,都是岁月赋予这座博物馆得天独厚的研究资源。第一次参加合肥文博会的甘肃省博物馆,不仅将他们最重要的馆内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相关周边,带到了展会现场。铜奔马系列书签及明信片、元代莲花托盏形人偶等多种融合了甘肃馆内独有展品元素的文创商品,都在文博会现场进行了展示。
8000年前的大地湾时期,甘肃先民们生活在山脚下,尚在使用着没有纹饰的素陶瓷作为器皿。依山傍水的生活环境赋予他们对色彩和美的感受,早先淳朴的人们开始尝试,用带有颜色的矿物质在各家的器皿上做标记。水波纹、直折纹许多我们至今仍在流行的花纹,却是祖先数千年前就发明出来的。陶瓷无法搬运,甘肃博物馆就将以彩陶造型和花纹创作的人形玩偶搬来了现场。椭圆的脑袋、厚重的身子,在高还原彩陶文物的同时,也颇具趣味性。
但要是你以为彩陶只能以玩偶为文创周边产品,那就大错特错了。甘肃博物馆现场售卖的彩陶花纹热水袋,突破了很多观众的想象。以马卡龙色系为底色,食品级硅胶材质做出凹凸有致的彩陶纹路。或圆或尖仿制彩陶的形状制成的热水袋,不仅手感一流,还可以在水冷却后进行微波炉加热,集颜值、创意、实用性于一体。
而在甘肃博物馆展区,这类兼具文化底蕴与生活气息的文创商品并不在少数。将馆内百余件典藏珍宝的简介印于日历内,《甘博日历》让观众每一天翻开日历都能加深一点对甘肃文物的认识。把魏晋时期画像砖上的人物提取出来,赋予全新的意境制成金属书签。“甘肃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将文创周边产品从摆件、纪念品的框架里跳脱出来,尽量将我们的文创周边产品做成大家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东西。”甘肃省博物馆文化产业处处长文静表示,只有用得上、充满烟火气的文创周边产品,观众才更有意愿去选购,也只有在反复的使用中,才会加深对博物馆、对文物的印象。
见习记者 孙皞乾/文
晨报记者 高博/摄
新闻推荐
10月25日,交通运输部召开全国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作视频会,通报全国撤站总体进展情况,安排部署新...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