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民政助力脱贫攻坚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 全省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已全部“达标”

兰州日报 2019-10-11 02:24 大字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赵万山)10月1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民政助力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省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已全部超过省脱贫标准,纳入低保的贫困家庭均实现了吃穿“两不愁”。

据介绍,2018年以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对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保障措施,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进一步发挥好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对解决“两不愁”问题的兜底作用。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末,全省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56.8万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10.38万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的共有74.2万人(农村低保71.9万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2.3万人),占全省未脱贫建档立卡对象总人数的66.8%,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针对甘肃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兜底保障任务繁重的实际,甘肃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加大支持力度,2018年以来共筹集社会救助资金216.26亿元,为推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奠定了资金基础。全省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020元,一、二类对象年补助水平分别达到4020元、3816元。全省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已全部超过省脱贫标准,纳入低保的贫困家庭均实现了吃穿“两不愁”。全省农村特困救助供养标准按照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分为三档,分别提高到不低于每人每年6426元、7626元、8826元。

特困人员是现阶段最困难、最脆弱、最需要关注的群体。2018年以来,省民政厅先后争取中央资金1.6亿元,省级配套1.7亿元,支持新建农村特困供养机构37个,在建养老机构总量达到80个,建成后将新增特困供养床位7000张。截至6月30日,全省共有农村特困供养机构196个,设置床位10223张,收住特困供养对象8654人,比2017年底分别增长了20%、13%、31%,有效保障了特困对象集中供养需求。2020年,全省农村特困供养床位预计将超过18000张,特困供养机构将覆盖所有县(区)和中心乡镇,特困供养床位总量实现倍增,供养能力显著增强。

在儿童关爱保护方面,甘肃省持续提高孤弃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集中供养孤弃儿童养育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360元,社会散居孤弃儿童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有效保障了孤弃儿童基本生活。农村留守儿童重点问题解决率达到99%以上。

在残疾人福利方面,截至6月底,全省共为45.7万符合条件残疾人发放了两项补贴,发放资金6.18亿元,有效解决了困难残疾人群体的额外生活支出和长期照护支出。

新闻推荐

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靖远煤电清洁高效煤制气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二次公示内容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连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及途径(1)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页链接:...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