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山地林果业的领跑者
文/图本报记者 李文 通讯员 李晶
金秋时节,走进环县曲子镇楼房子村,成片的果园覆盖了大多数的梯田,红彤彤的苹果挂满了枝头,果农们在果园里忙活着。
“今年的苹果丰收了,我家近30亩园子预计收入可以超过20万元。”楼房子村村民王云说。
今年51岁的王云是楼房子村的苹果树种植大户,也是李子、蜜桃等多种林果的种植大户,种植苹果已经有26年历史了。
“十亩田不如一亩园”,这是有着26年务果经验的王云的体会。26年来,他从一开始的试种到后来的大面积、多品种种植,他家的收入逐年递增,最好的时候,一年收入达到了20万元以上。“要是单纯种植粮食,连苹果收入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王云说。
20世纪90年代,环县在一些气候条件适宜的地方推广栽植苹果树,王云一次性就种植了8亩,前几年没收入,五六年后年收入也不足1万元。看着实际收益和预期差距甚远,王云四处找原因,每天收看央视农业频道是他的必修课,《甘肃农民报》也成为他的“教科书”。认真学习后,王云认为收入不好的根本原因是技术不到位,苹果品种单一、产量少,很多收购商不愿意上门收购,导致很多苹果都坏在了家里。
为了提升自己的务果技术,王云又订阅了《山西果树》《山东落叶果树》来学习,并和同村的果农不定期交流分享经验。通过书本知识的沉淀和打理果园的实践,他家种植的苹果树一年比一年好,2010年,他家的金冠苹果获得了市上苹果品质铜奖,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本地销售的时令水果大多是外地运来的,一来不新鲜,二来运输成本高。”为了增加收入,王云又看准了时令水果。说干就干的他一次性种植了20多亩李子、蜜桃、樱桃、核桃等时令水果。
目前,王云的时令水果相继有了收益,每年在苹果收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万多元的水果收入。“时令水果很抢手,一方面很多市民来园子里采摘,另一方面,直接和县内的水果门市、超市建立订单,每天采摘后直接送货上门。”王云说,“时令水果的销路不存在问题,很抢手。”
市场嗅觉敏锐的王云早早就发现,人们对苹果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个大味甜了,而是更注重营养健康,绿色有机苹果更能得到大家的青睐。在2015年,王云就开始向着绿色有机的栽植方向发展。
不仅如此,王云还积极倡导村里的其他果农也跟他一起使用农家肥、生物类抗虫药。在他的努力下,2018年,楼房子村的苹果相继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
“现在村里的苹果产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但还没有自己品牌,我打算注册一个属于我们村独有的商标,将来让全村的苹果走出甘肃,走向全国。”望着眼前成片的果林,王云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文博通讯员顾玉轾)日前,由招商局工业集团制造的中国造船史上第一艘极地探险邮轮在江苏...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