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吃饭发愁到畜肥果香仓廪实—— 70年来甘肃省农业农村发展跑出“加速度”
本报讯 记者 杨万明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甘肃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不懈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陇原乡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建国初期甘肃农民为吃饱肚子发愁到稳定解决2600万人吃饭问题的喜人变化。
如今的甘肃,彻底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五连丰”,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正加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甘肃省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06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151.4万吨,粮食单产由51公斤增长到290.2公斤,人均占有粮食由213公斤增长到436.6公斤。全省肉蛋奶产量从1978年的18.2748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156.8万吨,增长7.6倍。农业总产值从1952年8.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213.68亿元,增加了135倍,实现了农产品生产能力全面大幅度提升,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
为改善甘肃省农业生产条件,国家先后在甘肃省启动“三西”建设项目、商品粮基地建设、引大入秦水利工程等一大批涉及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水利工程,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470万亩增长到2018年的1828.35万亩,保证灌溉面积由250万亩增长到1520万亩以上,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甘肃省加大以农业机械为主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加快普及推广应用,大力实施以机代牛推进计划和农业机械装备提升工程,集中推广了全膜双垄沟播、畜禽规模化养殖、节水灌溉等技术,加快推进农业设施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统计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农业机械只有5台,到2018年底,全省拖拉机保有量为82.38万台,配套机具184.82台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1952年的0.03%提高到2018年的58.1%。甘肃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人畜力为主转向机械化主导生产新阶段。
70年来,甘肃省农业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前的30年、1978年全省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96年又开始二轮土地延包到2015年试点农村“三变”改革全面铺开的三级跳,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等改革向纵深推进,农业内生动力有效激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从作物结构、品种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四个层面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挥“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农产品资源优势,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草食畜、优质林果、高原夏菜、优质马铃薯、道地中药材、现代制种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2018年全省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3155万亩,其中中药材和玉米制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马铃薯产量跃居全国第2位,中药材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苹果产量跃居全国第5位,羊饲养量跃居全国第7位,牛饲养量跃居全国第13位。25个县区牛饲养量超过10万头,15个县区羊饲养量达到100万只,甘州等9县区列入全国肉牛优势区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家加大了“三农”的扶持力度,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效地推动了全省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人均收入由1949年的55元增长到2018年的8804.1元,增长了159倍;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88元增长到2018年的9064.6元,增长了102倍。农民收入增长来源多元化,特色农业、畜牧养殖、劳务输出、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突出亮点,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移动电话、电视机、洗衣机、拖拉机基本普及,农用车、小汽车、电脑网络进入农家,村村通车、通电、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电商和超市百货加快向农村延伸,从缺衣少药到丰衣足食,农村和牧区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闻推荐
本报临夏讯(记者庄俊康)9月29日,记者从全省粮改饲暨种养循环农业工作会上了解到,2019年,甘肃省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320万亩,种植...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