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让《读者》告诉读者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9-26 01:50 大字

本报记者张栎

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的《读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降生于甘肃兰州这片黄土地上。多年来,《读者》伴随共和国一同成长,并和新时期的中国一同腾飞,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

移动互联网的勃兴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引领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新形势下,《读者》如何守初心、担使命,又如何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人们充满了期待。

再次“赶考”的《读者》,又一次惊艳了世界!

改革开放中诞生的《读者》

《读者》杂志在改革开放中诞生,伴随改革开放成长,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改革开放结出的文化硕果。

1981年4月,《读者文摘》在兰州正式创刊。“那是38年前的事了。那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出版社和其他行业一样,正在酝酿一场巨大变革,出版社要‘断奶’政府补贴,必须自己养活自己。所以要办些杂志,以刊养书。”参与了《读者》创办的胡亚权胡亚权回忆。

在创办《读者文摘》前,胡亚权是甘肃人民出版社科技编辑室的一名普通编辑。一个上午,甘肃人民出版社新调来的总编辑曹克己将他叫到办公室,要他办一份新杂志,并且要求他“办啥,你自己去想;人,你自己去找。”

胡亚权回忆:“我回家仔细想了想,脑海里过了一遍和我经历差不多的几位中年编辑,第二天试探着问了问,没有结果。于是找到了郑元绪,结果他回话:一起干!”

于是,两个人的编辑班子搭建成功。办什么杂志?只有自己去调查。“在跑遍书店、图书馆、书摊、夜间地摊之后,结果出乎意料。大变革时代,西部内陆地区虽不如东部沿海一带活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同样强烈。”胡亚权说,“甘肃作为内陆省份,信息闭塞,经费吃紧,交通不便,作者稀少,稿源不足,思想滞后,这些因素迫使我们最后选择了创办文摘杂志。出版社领导听取了我们的意见,决定办一份综合性文摘杂志。”

经过内部简短的刊名征集后,这本杂志定名为《读者文摘》。

第一期的编辑工作中,胡亚权、郑元绪二人遍览手头能见到的一切报刊图书,甚至重新翻阅了大学的读书笔记,终于在1980年年底编辑好了创刊号送审稿。

“1981年春节前夕,送审稿被退回,抽换了3篇大文章。此举促使我们放弃了对敏感题材的追逐,也不再媚俗跟风,这反而成为此后杂志编辑的一条重要原则。”胡亚权说,杂志是有生命的,她是出版人学养、理想的再现;杂志也是有寿命的,出版者的最大责任是使她长期保持健康和活力。

1981年4月,《读者文摘》杂志问世。创刊号印了3万册,每册定价0.30元。拿到带有墨香的《读者文摘》创刊号,胡亚权和郑元绪欣喜不已。“当时老郑问我,‘像杂志吗?’我答:‘当然,一本好杂志。’”

当年,《读者文摘》共出版了5期,年底期发行量达到了9万册。1982年,发行量达到29万册,1983年达到90万册,1984年超过136万册。1993年,《读者文摘》更名为《读者》,发行量突破300万册,进入中国大刊方阵。1998年以后,《读者》连续入选全国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2001年、2002年连续获得两届国家期刊奖。(转7版)

新闻推荐

甘肃省9年累计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2批2175项

近日,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甘肃省营商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甘肃省“放...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