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淬炼出新 借古出新 甘肃省写经书法文化论坛理论评审评委感言

天水晚报 2019-09-03 11:09 大字

杨清汀(天水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省书协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

这次写经书法论文投稿,虽然比上届数量少,但总体质量仍为可观。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研究思路有所拓展。充分运用了旁引、对举、类比、钩沉等方法,拓宽了视野,研究上不囿于写经书法,丰富了写经书法研究的范围。

二是理性看待继承与出新问题。从学理上初步认识到写经书法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摹古与拟旧,要从淬炼中出新,在如何借古出新,承载当代人的精神气质上进行了探讨。

三是教育培训上有所发启。一些论文提供了写经书法教育培训的良好思路,并且都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写经书法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大有裨益。

四是研究方法优势互补。有的论文从宏观上提出了较好的理念,有的论文从具体笔画上进行了深入探讨。所选出的优秀论文,从整体看,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研究成果。

从这次征稿看,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群体反差越来越大;

2、一些论文的研究方法有雷同化、模式化倾向;

3、对甘肃已故写经书法大家,如魏振皆、张邦彦、顾子惠等人的研究,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4、一些作者行文中要么论点立不住脚,要么论据尚不充分,要么论证逻辑不够严密。甚至,有些文章不具备论文的要素。

编 者 按

甘肃省第二届写经书法作品展暨百人现场写经及写经书法文化论坛”理论评审于8月18日在天水市文联进行,本次写经展共收到来自各地书法爱好者的理论文章21篇。这次评审分为评委单独评审打分和评议两个阶段,根据总分由高到低排序,之后全体评委对前10篇论文进行逐一评议,然后确定拟入选论文10篇,本报摘编评委感言,以飨读者!

姚力毅(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省书协提出的“写经书法”这一特别地域化的命题,让研究者是犯难的。难在没有古人研究可鉴,今人研究又措词不清,往往这种艺术的空白给了作者钻研的空间。看到所有研究者的论文,让我暗喜,虽然数量有限,但都不错的。对写经书法之研究,必须得略知西部史学与文化史之变迁,然后就是书法史。有论者提出“刀法”与“笔法”问题,惜未深入去,这是对写经书法最关键的研究处。研究书法不是孤立的,必然得想像古代地域之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有论者言,写经书法对“二王”、颜真卿书法之影响,此为错误观点。其一,他忽视了中原文化甚至江南文化与西域文化发展的交通问题;其二,就是主流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民间文化着实纷繁丰富,但其艺术品质不能与主流文化同日而语。放到现在语境中表述,就是业余与专业的区分。

这次提交论文,比过去规范多了,各位作者对写经书法的体会皆从思考而得,就综合论,他们目前对写经书法的理解与论述,甚至比他们征引作者的理解更深一层。

窦永锋(中国书协会员、中国评协会员、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

真诚感谢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及其学术委员会!很荣幸也很激动能够参加本次写经书法论坛论文评审工作!本次论坛共收到省内外稿件21篇,数量虽少,但是其中不乏一些比较活跃的青年书法理论研究者。更令人欣慰的是,也有来自基层一线的书法教师。论文研究方法多元,视野开阔,彰显出甘肃省书学研究逐步向前、全面推进的发展态势。诚然,部分作者对甘肃写经书法新资源的发掘与整理用心良苦,但是在书法理论研究中,矛头鲜明而学术厚度阙如,充分显示出甘肃省书法理论与史学研究的极度失衡,这一现象值得关注与思考。

崔双胜 作

贾摄新(陇南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

敦煌写经书法丰富了中国书法史,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瑰宝,其内涵丰富,书风多变,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在写经书法研究方面,一个书论作者,不论切入哪一个点,都有文章可做。

甘肃省第二届写经作品展暨百人现场写经及写经书法论坛论文的评选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审,实行了评委打分制。各位评委们本着对作者负责、对论文负责的态度,对每一份来稿认真审读,择优评选。从来稿看,论文大都符合征稿要求,部分作者选题准确,角度把握的较好,论述都有自己的观点,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深度也有广度,值得关注。但还有部分来稿选题不够准确,思路不清,作品没有深度,文字浮在表层论述上,写作方法上也有待提高。

从评选出来的论文看,整体水平都还不错,体现了作者对写经书法的认识、理解以及对写经书法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思考。

(通讯员 天文)

新闻推荐

一心一意·为爱而“声” 时光妇儿医院第五届胎教音乐会成功举办

8月30日19点30分,由时光妇儿医院主办的“一心一意·为爱而声”第五届时光胎教音乐会在甘肃黄河剧院盛大奏响。音乐会现场,...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