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肃公路博物馆看甘肃公路发展70年
本报酒泉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严存义)8月22日,由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日报社共同主办,甘肃新媒体集团、省交通科技通信中心承办的“辉煌七十年·媒体看交通”主题采访活动启动。当天上午,采访团第一站来到位于酒泉市的甘肃公路博物馆。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中国交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记载的古道达30余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为甘肃公路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公路博物馆分6个单元,集中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交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走进甘肃公路博物馆,甘肃交通发展的恢宏画卷徐徐展开。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省仅有公路34条、5100多公里,实际能通行汽车的只有3200多公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国家统一规划和建设下,甘肃公路得到稳步发展。到1957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1万公里。
20世纪70年代,战备公路和县乡公路建设在全省全面铺开,至1978年,全省公路里程达到3.45万公里,全省12个地、州、市驻地和73个县城通了油路,全省干线公路初具规模,形成较为完善的公路网络。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公路建设快马加鞭,逐步解决了国、省道公路部分交通不畅、技术等级低的问题,完成“河西千里窗口路”等公路的改造提升,省内主要公路开始向高等级化迈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交通建设突飞猛进,至201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3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4016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1.33万公里以上,农村公路达到11万公里。初步实现国道主干线高速化、县乡公路通畅化、运输站场网络化的目标,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新闻推荐
“对于推进全面健康覆盖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探索出了一个中国式解决办法。”8月23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