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青光眼早期诊疗科普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8-17 00:41 大字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在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八千万的青光眼患者,而其中有近二千万因此失明。中国的青光眼患者与青光眼盲人占据全球之首的地位,然而被诊断并得到治疗的患者仅占所有患者的 10%-20%。近十来年,由于中国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问题,也有很多的人定期进行体检。但诸多的体检中心与相关的体检项目中并不包括眼压与视野检查,使得很多青光眼患者漏诊。如果能一年做一次眼底检查和眼压测量,就可能早期发现青光眼,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青光眼致盲率。

青光眼是一种终生性疾病,一旦发生,如同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无法治愈。目前其发病的具体原因尚不是非常明确,在治疗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特别是许多青光眼患者初中期没有任何症状。大多数开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隐匿,进展缓慢,常不被察觉,通常是偶然发觉一眼视力不好,当发现视力异常时,已经到了青光眼晚期,因此青光眼有“偷窃光明的小偷”的称号。青光眼有很多危险因素,年龄在40岁以上,发病率就明显上升。高度近视的人群,其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概率也明显加大;青光眼同时还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父母患者有青光眼,子女发生的可能性也很大。

青光眼强调早诊断早治疗,很多人一说起青光眼,认为表现为是眼睛突然胀痛,失明。这种急性发作的青光眼所占的比例并不多,大部分患者是没有明显症状的,眼睛不痛不胀,视力也看似正常。有时会表现为视疲劳,看电视时屏幕颜色变淡了,视野变窄了,有时觉得眼睛不舒服,或者需要验光重新配镜,这些都可能是青光眼的前兆。

青光眼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如何做到早期诊断呢?

①无论什么时候出现视觉方面的问题,都应该去作眼科检查;

②即便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青光眼家族史,在40岁的时候,也应做一次眼科检查;

③当有症状出现、家族史或者其他危险因素时,应尽早进行眼科检查。眼科医生会很快告诉你是否存在青光眼的可能,如果有该病的某些迹象,医生会让你作一些检查来证实或排除该病,如果确诊青光眼,下一步需要明确损害的程度。

青光眼患者需要做什么眼科检查呢?

首先是眼科的常规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球的内部结构,包括眼底视神经的情况。其次是青光眼相关的检查,眼压是第一步,正常的眼压是11-21mmHg,如果超过21 mmHg就需要小心有青光眼。第二步是前房角镜检查,主要是观察前房角的宽度,来区分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之后是视神经的检查,通过不同的仪器对视神经检查,我们通常称之为“青光眼视盘分析”,包括眼底立体照相、激光断层扫描成像等技术,对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是否有异常改变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是视野检查,视野检查对青光眼的诊断和跟踪疾病的进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很多患者认为只要视力正常就没有问题,但青光眼早中期主要是影响视野。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广大患者及家属对青光眼并不了解,有的人如临大敌,认为一旦得了青光眼就无法治疗,不能手术,放弃了就医或手术的机会而错失良机。还有很多患者,认为青光眼不痛不痒,没有症状,而不以为然。也有不少患者因眼压高而就诊,在医生开具降眼压药物后眼压下降后,认为已经治好了,而不再用药,也不来医院复诊。等到视力很差时再来医院,为时已晚了。

如果确诊了青光眼,就一定要积极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法,即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在早期没有发生明显视野与视神经损害时,可采用药物治疗,但是要注意坚持用药,通常需要终身用药。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可以联合激光与手术治疗。青光眼患者必须严格遵守治疗方案和定期检查。最后要注意的就是定期的复查眼压,一般可以一个月测一次,和视野每半年或者一年检查一次。

青光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是避免情绪的波动。青光眼患者往往具有“青光眼性格”,表现为焦虑,易怒,紧张,对各种刺激反应强烈,受暗示性强,情绪心理变化显著等。情绪的波动又是青光眼发作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调整情绪,开朗性情,对于青光眼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在饮食方面,均衡饮食就可以了。老年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尽量避免在暗光下的活动,比如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在家看电视不开灯等等。规律的体育运动同适当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一样重要,但要避免对抗性的运动,如球类运动,举重,也不宜参与潜水运动。

对广大青光眼患者来说,要正确对待青光眼,树立信心,调整心态与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走近青光眼,学会与青光眼相伴,和平共处,尽可能地避免青光眼致盲的悲剧。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律鹏供稿)

新闻推荐

立秋之后仍要防中暑

俗话说,“热在三伏”,立秋正是“三伏”中“末伏”的开始,还会有“秋老虎”的袭击。因此,立秋后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