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活态传承,让“非遗”活力再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皮影戏保护传承调查

陇东报 2019-06-30 01:00 大字

文/图本报记者 高于婷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如果要形容环县道情皮影戏,这句话最贴切不过。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环县道情皮影戏在“一驴驮”的行走之中,沉淀出了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其独特之处在于——用皮影的形式演唱道情剧目,形成了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相统一、有形有声、可视可听的完整演唱艺术。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植根于黄土地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县道情皮影戏,与其他传统民间文化一样,正面临着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难题。

地方韵味

皮影是皮影戏最基本的舞台道具,但与其他地区皮影戏不同的是,环县道情皮影戏的音乐,是一门深受道教影响,吸收了渔鼓道情的说唱艺术,所以有先道情后皮影的说法。

据说宋末元初,一些道人为了宣扬道教教义和募捐化缘,手拿渔鼓和简板唱“道歌”,鼓励人们反对外族入侵,忠君爱国。后经艺人的艺术实践,融入了民间故事情节,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剧。在长期的宣教活动中,为了使说教形象化、故事化、生动化,引入了皮影,采用戏曲表演的形式,使道情与皮影结合了起来,这样就形成了独特的道情皮影。

20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曾三次进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1960年,经系统挖掘、搜集、整理、改造,发展成为甘肃唯一地方剧种——陇剧;1987年,首次走出国门,出访意大利,在罗马、米兰、威尼斯等13个世界文化名城演出。

2007年,环县道情皮影应邀前往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瑞士,向海外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称为“东方民间文化的活化石”。一辈子牵着毛驴走村串乡唱“牛皮灯影”戏的环县艺人敬廷孝,回想起那一段经历,曾经激动地说:“没有政府重视我们的‘小戏’,哪有机会出国!”

作为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环县道情皮影历经沧桑,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韵味,至今依旧保持着原生态的艺术形式。

清末“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是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他一生不但传承演唱道情皮影戏,还对道情皮影的剧本、乐器、唱腔等进行了大胆改革。在解长春口传心授、精心培育下,敬乃梁、杜民华、韩得芳、魏国诚四大弟子学成出师,另组班子传唱,形成了当地人们称谓的“东、西、南、北”四路流派,从而使得道情皮影这种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唱道情皮影的艺人都是当地的农民,这些艺人白天或者农忙时期从事田间劳作,只有在闲暇时或者当地过庙会、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时,才会有村民邀请他们演出。报酬是一袋粮食或极少的现金。

艺人为了谋生,道情皮影才得以生存和传承下来。在目前传唱的180余部剧目中,还保留着“图”“卷”等古老的文化符号。而现馆藏及民间流存的数千件清代皮影原件,构思奇妙、雕刻细腻逼真,有极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谁来接力

环县道情皮影戏是中国保存较完整的原生态艺术群体。但是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转型,影视传媒业的不断发展,许多著名老艺人故去,出现了传承人断档、口传艺术和传统技艺失传、古旧皮影流失的局面。原生态艺术演出的低回报,使环县道情皮影这一古老艺术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

据统计,目前环县道情皮影传统剧目保留了188部,传统戏班现有52家,道情皮影民间自乐班有20多家。“如今还在坚持表演的,都是些老艺人,要找个能挑起担子的年轻人,实在不容易。”环县道情皮影戏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敬登岐已年近七旬,自己平时带学生,也去陇东学院授课。这些年,他深刻地感受到,想要学道情皮影戏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少了。

道情皮影戏以家族传承为主,可如今很多戏班自家门内,都少有新人从艺。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许多道情皮影艺人演出时是艺术家,回归生活中就是普通农民,甚至要为生计去发愁。因为没有团体组织,演员之间更缺少“碰戏”的机会,也难以实现规模化的演出。

演出收入低、市场需求缩减,降低了道情皮影的从业吸引力,因此,不少优秀的民间老艺人也渐渐地退出了主阵地。“看道情皮影戏的人少了,想要学的人自然也就不多了。”敬登岐说。

不少业内研究人士指出,道情皮影没有乐谱、没有音乐理论,凭借着“口传身教”一代代传下来的,这是一个慢慢熏陶、感悟的过程,虽然现在进了课堂、进了高校,但短期的教学培养所达到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院理论派”与“民间艺人派”也还没有找到一个契合点,学院派的道情研究者系统理论是优势,但拿出来的作品却过于呆板、单一,缺少韵味;而民间艺人的技艺来自“口传身教”,表演更加灵活具有原生态之美,但在授课和传播上却很难表达出来。

环县文化产业办主任、助理研究员张玉卿坦言,民间艺术的传承已进入一个瓶颈阶段,存在着断代的危险。“学院长期的音乐教学与民间艺术本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随意嫁接或生搬硬套都不可取,所以要尽快找到两者的契合点。”

环县经验

2006年,是环县道情皮影戏在保护传承中最为重要的一年。

环县道情皮影戏不仅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10月,环县成功举办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中国环县道情皮影民俗文化节,并且专门成立了“保护中心”,投资1200万元新建了“环县道情皮影博物馆”,成立了道情皮影研究会,率先形成了皮影民俗、道情音乐、皮影艺术和口传文学四个研究协作体系。

2008年,环县、湖南湘潭县、河北唐山、陕西华县四地作为中国皮影戏的代表地,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由于完整地保存了中国皮影艺术的原生态,环县被命名为“中国皮影之乡”。在传承保护工作中,环县的先进经验也成为民间文化保护的范本。环县针对道情皮影戏不易保护的状况,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濒临失传的珍贵道情皮影音频、视频、图谱、资料进行存储;向传承人每月发放补贴,为保护传承工作给予支持和鼓励;不断加大道情皮影保护传承和产业开发力度,创新特色文化品牌;尝试推广《道情音乐欣赏》《皮影欣赏与制作》两本乡土教材进入课堂。

从2016年起,环县全面推广“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环县道情皮影中心组织省级以上道情皮影戏传承人和皮影雕刻传承人,利用学校的第二课堂为中小学生们讲授道情演唱技艺和皮影雕刻技艺,并开展皮影雕刻大赛、主题演讲大赛、道情表演唱活动、主题实物收集大赛等多项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陇东学院根据教育部有关学科建设的规范要求,组成专家课题组,通过筹建皮影戏学科,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 聘任专家教授指导音乐学院《舞蹈学(皮影戏)》重点培育学科建设,带领科研团队开展工作。邀请环县道情皮影戏“敬家班”和“魏宗富戏班”的乡土艺术家们来校演出、录像,为皮影艺术留下了专业的音像资料。不仅推动了地方院校的特色学科建设,还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活态传承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乔建中说:“现实中,民间传统音乐的‘丢失’正以我们觉察不到的速度随时发生,传承保护,不是一件放长线、钓大鱼的工作,而是一件刻不容缓、越早越好、越快越好的‘抢救性’的文化举措。”

他指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类别的传统音乐,音乐传人的基本传承手段是口头形式,它的最大特色是即兴地在“表演中创作”,乐随兴至,转瞬即逝,故对它的保护同样需要采取“活态传承”的特殊方式。不能仅仅只是对某一个非遗项目的保护,而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环境变成一池活水。

今年5月,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落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依托陇东学院学术资源优势,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2019甘肃省非遗传承人群陇东道情研习班”,来自庆阳、定西等地的30名优秀传承人参加本期研习,并邀请了诸多优秀民间艺人前来担任授课教师。

学员和授课教师中既有国家级艺术大师、陇剧演员、专家教授,也有普通民间艺人、业余爱好者、自乐班成员。研习班打破了身份、地域、行业等诸多限制,让热爱道情皮影文化的人们拥有了一次难得的“碰撞”机会,为道情皮影保护传承出谋划策,也为自身发展再寻出路。

唢呐授课老师都占科来自环县耿湾乡,入行已有近40年时间,一开始,他因为不识谱子不敢来,来了以后才意识到原来“活态美”有多么珍贵。“国家层面支持力度大,这对于我们这些民间艺人来说,很受鼓励,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地去表演、去传承。”都占科说。

学员卢胜利是庆阳市黄土缘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陇剧演员,拥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为了梳理一个小唱段的简谱,他花费了两个晚上的时间。“道情皮影的博大精深,学得越深,要学的也就越来越多。保护道情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我们应尽己之能让陇剧保留最原汁原味的韵味。”

成长在道情皮影世家的梁宝军,16岁登上道情皮影舞台,能唱、能拉、能挑、能打鼓,是名少有“转一围”。做了十多年专职表演后,他便改了行。参加这次研习班后,梁宝军意识到自己作为道情皮影传承人还有很多责任担当。

6月12日晚,环县环江民俗文化风情线的“皮影戏苑”准时开场,梁宝军前台挑扦开嗓,为观众带来了一出《卷席筒》。如何把道情皮影戏的“吸引力”再找回来?这是他今后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新闻推荐

吕杰花儿绽放在钢铁世界里

焊接,人们提到它,就会想起危险、脏、粉尘、弧光辐射、噪音扰耳的场景,有一位女人,却在这个行业里一干就是二十几年,无怨...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