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梦想而坚守为影像而执着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职摄影师邓建新的巡山日志
我的青春,给了我深爱的唐家河。
而立之年,我进入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保护区的二十多个春秋里,我亲眼见证了保护区的发展和变化。
我时常思考和鞭策自己,自己的生活不一定像大海一样波澜壮阔,但也决不能是一潭死水,最起码应该是一条奔涌向前的小溪,未必宽阔,但却有自己的生命旋律,对社会有贡献,对保护区有价值,让余生有更美好的回味。
二十多年前,刚到保护区工作的我,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对拍摄工作激情满怀,迫切想进入保护区进行巡山拍摄。为此,我规划了一次八天的野外巡山影像拍摄,因天气突变,装备不足,最终未到达我预定的拍摄点,留下遗憾。
这是一条异常艰险的线路,海拔高,巡山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水源补给少,很多地段无路可走,天气状况变幻莫测,各类野生动物可能随时出没,危险无处不在。
这条线路一直无人完整穿越,缺乏完整的影像记录,我一直想去实现这个愿望,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影像资料。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经历了无数次巡山拍摄,拍摄了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但这条既危险艰难又充满神秘诱惑的线路,一直留在我心中,时常让我蠢蠢欲动。
今年初,我下定了决心,重新制定了拍摄计划,认真规划了野外的巡山拍摄路线,选择了从三国故事中“邓艾裹粘而下”的阴平古道垭口到大草堂路线,计划七天完成拍摄任务。
出发时间定在6月9日,就在准备出发的前两天,两名计划参与巡山的队员因事临时取消行程。我不想错过雨季来临前的宝贵时期,立即邀约了两位体力好、有山里生存经验的摄影界朋友严清洁和万斌参与行程。出发前,我们买了人身意外保险,也做好了挑战困难的充分准备。
6月9日一早,我们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摩天岭站出发,背着生活用品和摄影器材,开始徒步攀爬。下午18点半以后,我们到达第一个宿营地——老鸭崖。12小时的路程,我们一直沿着山脊行走,一边是甘肃省的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边是四川省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势陡峭,山上长满荆棘、杂草,艰险难行。
在老鸭崖,我们只找到了一个勉强可住下三人的岩窝,为了保证第二天的饮用水,我与严清洁又开始了找水行动,万斌在营地守候装备,当我们带着水回到营地,已接近晚上21时,天全部黑了下来,大家非常疲惫,只简单吃了点干粮就休息了。
6月10日早上5:20起床,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我们迅速爬到选择好的位置,准备拍摄工作。天空中,云团渐渐染上了温暖的红色,山峰沐浴在绚丽的朝霞里,阳光从云彩的缝隙中飞泻下来,那壮丽的景象让我们欢呼雀跃,激动不已。我们不失时机不停地按下快门,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为了赶时间,我们7点又开始出发,前往我们预定的第二个营地——大尖包山下。一路上,大自然恩赐给了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美丽风景,山梁上、大山里、草丛中,牛羚、黑熊、斑龄、金色林鵙、酒红朱雀不断进入我们的视线,我们静静地用镜头记录下它们美丽的身影。一路上,喝的是山泉,吃的是干粮,但边走边拍是一种享受,缓解了攀爬穿越的辛苦。
雨季还是提前到了。晚上8点,天气突变,下起了小雨,我们营地附近没有可以避雨的地方,只能蹲在一个石头下面,没想到雨居然下了一整夜。整个晚上,我们挤在一起靠在石头下面,艰难地盼望着天亮,盼望着雨停雾散。
6月11日早上5点半,我冒雨爬到半山上寻找避雨的地方,可惜没找到。我们一行只好冒雨走向下一个预定点——大草堂。雨水和大雾让我们看不到方位,从早上7点半到下午18:40许,我们在雨水和大雾中艰难的行走了10多个小时,最终仍然未到达预定宿营点。
天色渐晚,找不到可以避雨的地方,我们选择了可勉强坐下3人的一个石崖,把雨水泡湿的睡袋穿在身上,紧紧靠在一起,相互取暖。
6月12日早上7点,天开始转晴,我们周围出现了成群的牛羚,山顶也出现了特别漂亮的斑羚,但我们的相机和手机经过两夜一天雨水的“洗礼”,已无法开机使用。我们找了一处平地,把相机和镜头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晾晒处理,这期间,我们失去了几次非常好的动物拍摄机会。
雨停雾散,我们很快找准方位,于15时到达了大草堂山下的科考站小木屋休整。
接下来,我们在科考站与大草堂进行了两天拍摄,15日顺利出山。
这次巡山拍摄的7天时间,遇到了精彩,遭遇了艰辛,考验了友情,虽因雨雾天气再次留下一些遗憾,但保护区的生态魅力让我们感受到无比自豪。
邓建新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文博)6月22日下午,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大省属骨干企业...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