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邓春兰与北大的风云际会

兰州晚报 2019-06-10 10:54 大字

一个女子想上大学难不难?不难。但在18世纪末的中国,一个女子想上大学,不仅难,还难如登天!

1898年7月3日,当中外名流看到在这一天正式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即北大前身)的办学章程,一定会被惊得目瞪口呆,这一大清王朝的最顶尖学府,这一以“中西并重”、“培养最顶尖人才”为宗旨的新式“太学”,竟然没有打算召收哪怕一名女学生!更可怕的是,这种荒唐与可笑,还是当时晚清朝野上下的普遍性通例。

最终改变这一切的人,名叫邓春兰。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她做了一回“破除女禁”的“超级英雄”!在那个自由奔放的时代,她用热血解放了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

巧合的是,京师大学堂成立的日子:1898年的7月3日,同时也是邓春兰的生日。同年同月同日生,一个在京城北京,一个在甘肃循化(邓春兰出生地,今属青海),在毫不对等的背景下,在迢迢千里的距离中,不会有人想到这“一人一校”,最终会交集在一起,成为一个变革的契合点。

邓春兰的少年时代波澜不惊。1911年,她在家乡高小毕业后,便随父亲邓宗来到省城兰州,进入了甘肃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邓春兰开始在兰州一所小学任教,一切都按部就班,她也好像应该知足,因为本本分分、相夫教子、平平安安了此一生才是当时的“人间正道”。

但若是这样,邓春兰是绝不能甘心的。多年的男女不平等待遇让她饱受煎熬。这种情形一直毫无改观,直到1919年,全国国立大专院校中仍然是“女子竟无一人”的模样。

这多种的因缘际会,我想会造就出这样一个场景:在某一日的黄河之畔,白塔山下,夕阳照在两棵树上,这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不是枣树,阳光余晖洒过树叶之间,斑澜的金色,轻轻打在树影下一名女子的身上,她凝视着岁月的流淌,面对着可笑的封建尊卑观,终于听到了使命的召唤,发出了一声来自于灵魂深处的呐喊:今后世界日新月异,吾辈女子复岂以常处闺闼,以自放弃其责任耶?故此当振我精神,致力于学术,以为服务社会之备,岂不快哉?

当邓春兰内心的奋发之情开始奔涌,五四的热血也开始席卷全国。激情燃烧之下,她于1919年5月19日奋笔疾书,给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寄信一封:春兰早岁读书,即慕男女平等主义,盖职业、政权,一切平等,不唯提高吾女界人格,合乎人道主义,且国家社会多一半得力分子,岂非自强之道?

1919年6月,就在邓春兰焦急等待回音的时候,甘肃省决定招考官费赴京学生,在一些进步人士的极力主张下,甘肃省录取了邓春兰等6名成绩优异的女学生。同年7月26日,邓春兰一行登上了几个羊皮筏子,解缆启程,踏上了万里赴京争学权的旅途。此行沿黄河绕道内蒙,艰辛异常。

1919年8月27日,邓春兰等到达北京。

这年冬天,蔡元培先生深为邓春兰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明确表示:“北京大学明年招生时,倘有程度相当之女学生尽可投考,如程度及格,亦可录取也。”终于,北京大学于1920年2月,先后招收了9名女学生人学,邓春兰便是其中之一,这9位女青年成为我国历史上男女合校后的第一批女大学生。至此,沿袭多年的“大学女禁”在五四运动中,在邓春兰等有志女青年的奋起抗争下被彻底打破。

时光已矣,芳魂千秋。

1982年6月9日,邓春兰因病在兰州逝世,享年85岁。甘肃省政协在追悼会上评价她为:首倡冲破大学女禁的女英雄。□杨恽

新闻推荐

甘肃省2019年普通高考平安落幕 6月23日左右公布成绩 6月25日起填报志愿

6月8日下午,参加完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考生走出兰州二十七中考点。本报记者瞿娟摄本报兰州讯(记者房惠...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